【旅行日志】2011年2月5日——八千里路云和月(第12天)阅读:1165/2
相关目的地:丙中洛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98197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丙中洛
?今天是大年初三,早上8点半起床,这是我们住的玉洞宾馆大门。
丙中洛
?玉洞宾馆前的
丙中洛
街,这是
丙中洛
镇的主大街。
丙中洛
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独龙族和藏族等多个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也非常自由,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苯教在这里和谐共存。
丙中洛
?
丙中洛
镇主大街上彩旗飘飘。“丙中”藏语意为“藏寨”,“洛”是傈僳语”地方“的意思,相传这块土地是像天外飞仙一样从天而降。当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时,
丙中洛
被信徒们尊为“甲格
里拉
“,意思也是”飞来圣地“,并认为周围有十大神山守护着
丙中洛
坝子。
丙中洛
镇离
西藏
很近了,不到30公里,到
西藏
离
云南
最近的
林芝
市
察隅
县密瓦村就29公里。
丙中洛
?我们还是在这家
重庆
小吃店吃早餐。据说外来的一些白族和汉族人几乎包揽了
丙中洛
这里大大小小的生意。
秋那桶峡谷
?吃过早餐9点钟,我们出发去秋那桶村。我们沿着
怒江
大峡谷继续北上,这就是著名的从
丙中洛
镇开始的丙察察进藏路线:
丙中洛
→ 察瓦龙 →
察隅
,被驴友们称为丙察察线。
秋那桶峡谷
?这里一段又被称为秋那桶峡谷,是整个
怒江
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部分。早晨的峡谷里晨雾缭绕,如同仙境。
丙中洛
的雾据说是奇特的气象景观,它每天都按“夜生成,随阳升,午消尽”的规律运行。
秋那桶峡谷
?早上9点钟,太阳从碧罗雪山那边升起来了。
秋那桶峡谷
?从
丙中洛
到秋那桶约有18公里。车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瞧这朵云,快活似神仙的漂浮在半空中,好像是在等着齐天大圣来腾云驾雾。
丙中洛
?这是路过重丁村,从
丙中洛
到重丁村约5公里。重丁村有一个网络名人丁大妈,在著名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中丁大妈出了镜,因此走红。但据说这位丁大妈近年来随着名声鹊起而脾气渐长,服务态度正变得越来越差,所以我们不见她也罢。
普化寺
?重丁村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叫普化寺,据说是整个
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于1490年传入
丙中洛
,是最早传入
丙中洛
的宗教。这是路边普化寺飘着经幡的白塔。
秋那桶峡谷
?
怒江
上空,云朵和晨雾混在一起,在晨光的照射下飘飘欲仙。
石门关
?这是来到了石门关,石门关是
怒江
大峡谷的一个峡口,看着简易木牌上的这个”石门关“名字感觉它更像一个关口、关隘。
石门关
?这里非常险峻,两侧的绝壁像是利剑,笔直地插在江水中。石门关在当地人被称为“纳依强”,意思是神仙难通过的关口。
石门关
?
怒江
的石门关,碧绿的
怒江
在这刀削般的绝壁前转了一个弯。石门关是
丙中洛
到秋那桶的必经之地,绿色的江水旁悬崖峭立,真如雄关隘口。
石门关
?石门关上空的云朵被阳光照射得就要散去了。
石门关
?这里的
怒江
狭窄之处只有二十多米,汹涌的
怒江
流到这里仿佛气势汹汹的士兵踏开了城门,从前两岸的住户想要到对岸去,只能等水流不那么湍急,江水退潮再走。据说在水涨起来得时候,连猴子也过不去。
四季桶村
?重丁村再往前5公里,这就到了四季桶村,在怒族语中,桶是“
和平
、平安”的意思。
四季桶村
?四季桶村也是云雾缭绕。詹姆斯·希尔顿那部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创造了一个叫“
香格里拉
”(Shangri-la)的世外
桃源
的地方。
云南
的中甸县和
四川
的
稻城
县曾为这个名字的归属争夺得不可开交,最终中甸县改名为
香格里拉
县,而
稻城
县将原日瓦乡改为了“
香格里拉
乡”。
四季桶村
?行驶在这云山雾绕的
怒江
大峡谷秋那桶段,我突然觉得,这地处
云南
怒江
流域深处的
丙中洛
才应该是“
香格里拉
”(Shangri-la)这个名字的拥有者。
雾里村
?这是路过了雾里村,就在
怒江
的对岸。雾里村有”小
瑞士
“的美称,也许这美景更符合当初詹姆斯·希尔顿心目当中的天堂形象吧。
雾里村
?早上的雾里村还没有被阳光照射到,家家炊烟袅袅。据说雾里村原来叫五里,正是因为这每天早上的云雾缭绕,才改名叫雾里村的。
雾里村
?看着这美景,我突然悟到: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
香格里拉
”(Shangri-la)吧。
雾里村
?美景总是拍不够,我们隔着
怒江
在这里拍拍拍的时候,又有驴友自驾团队到了这里,我们赶紧让出位置给后来者拍。
茶马古道
?离开雾里村不远,我们来到茶马古道的朝红桥,桥头写着著名导演田壮壮曾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的电影名字,“德拉姆”在藏语里,是“平安女仙”的意思。
茶马古道
?大家在朝红桥上留影。这座老吊桥这就是连接茶马古道的朝红桥,是马帮走的古道,边上已经建了一座通汽车的新桥。田壮壮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使
丙中洛
通往
西藏
察瓦龙的这条茶马古道渐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