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小环线—环绕心中神山阅读:1249/2
相关目的地:怒江
出发时间:2023-09-29
出行天数:8000 天
人均:8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4574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准备
选择十一走滇西线的初衷就是为了躲避人潮,在滇西线和
黔南
线之间,选择了滇西的
怒江
环线。在和几个旅行社的客服沟通了解路线之后,最终选定了滇西小环线7日游。之后证明真是个明智的选择,滇西原始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的民族特色,古朴的村落,让我们领略大好河山的同时,也被基建狂魔不丢下任何一个角落的人民的决心所打动。
第一天
我们行程是30号从
大理
出发,为了更便宜的机票,9.28从
无锡
出发达到
昆明
,29号再从
昆明
高铁到
大理
。到达
昆明
的当天晚上,享受了一顿美味的菌故菌子火锅,这家火锅为了保证顾客不要躺板板,菌子下锅后放一个15分钟的闹钟在桌子上,闹钟响才可以发筷子吃饭
,之前只能干瞪着锅里鸡汤咕嘟嘟的冒泡,散发诱人的香气~~
29号上午在酒店附近逛了陆军讲武堂遗址,重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云南
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故事。今日恰逢中秋,从
昆明
带了冠生园、吉庆祥、嘉华的云腿月饼和鲜花饼与小伙伴们在
大理
团聚。晚上打卡了老街的这家烧烤店,真是好吃又实惠,人均50的价格,肉串大到几乎拿不住签子
在
大理
民宿的顶楼露台,观赏超级月亮
第二天 9月30号
大理
-老姆登
正式出发啦,延着G219,夹在高黎贡山、
怒江
和碧罗雪山之间,边走边拍,行程大概7个小时,发几张沿途的风景。途径一些景点,
比如
澡堂会、老虎跳、飞来石几个停车点,
大同
小异主要还是欣赏两岸伟岸延绵的群山和脚下汹涌澎湃的
怒江
。
怒江
的怒在怒族中是“温柔的”意思,九月底的
怒江
还是偏黄偏浑浊的,虽然在有些河段波涛翻滚,但在更多地方还是很平静的,这可能是怒族人为他起名怒的原因。
到达老姆登,看到了
怒江
大峡谷和皇冠峰的日落,
日照
绿山
我们住在老姆登香格里民宿,几乎到了山顶,视野绝对开阔,阳台正对皇冠山,就是考验了一下师傅的开车技术。
第三天 10月1日
老姆登-知子罗-贡山
上午先在老姆登村子里逛了教堂,又去知子罗老城,之后又是一路沿着G219行车到贡山县城
第三天 10月2日
贡山-独龙村-哈滂瀑布
第三天和第四天绝对是本段行程的高潮,独龙江水碧波荡漾,呈现清澈的蓝绿色,独龙江公路全程沿着高黎贡山山脉,一边可见贡山的原始森林植被,一边是独龙江。
因为2014年独龙江隧道的开通,从贡山到独龙江的路程缩短到只有80公里,但由于气候原因,一到雨季,就会出现部分路段被泥石流冲毁,路一直是修了坏,坏了修,我们去的时候部分路段也在修缮,但即便如此,相比于隧道未开通时需要走雪山垭口,多绕路十几公里,且一到冬季就要大雪封路近半年不能通车的情况,我们的师傅已经非常知足了
。
贡山县城到独龙村,和独龙村到哈滂瀑布,虽然一共只有130公里左右的路程,总共开了5小时,路窄,车辆会车都需要减速仔细观察,这两段路都是各种七拐八拐,师傅说膀子都酸了
原本高黎贡山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荐可以b站搜索“
云南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象宣传片”,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怒江
管护拍摄,揭开了高黎贡山神秘的面纱,高黎贡山作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是
云南
西部中缅界山。由于海拔落差较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这几天几乎都是上午下雨或者阴天,下午3点以后太阳出山之后暴晒
哈滂瀑布距离中缅界碑只剩下3公里了,附近有个派出所,估计也能算是距离边境最近的派出所了吧,民警小哥哥很热情,我们提出想去个厕所,热情的给我们引进楼里去,后来站在派出所门口和我们聊了一会儿,他是
山东
人,在
江苏
当兵,之后来这里值守。回来的路上看了一个介绍这个派出所的视频,来这里的民警第一件要学的事情就是剪发,定期要给附近的村民理发,以前独龙江隧道没有通车的时候,大雪封山的半年,有的村民没有囤够粮食也会来派出所要
第四天 10月3日
独龙江-
丙中洛
早起开始下雨,昨晚住在
怒江
州最好的天境酒店,因为有政府投资,所以房价并不贵,早餐自助形式,是这几天吃过最丰富的,还有白灼西兰花
。早起的中雨打乱了我们想去对面村子转转的计划。纹面女老奶奶好像对面村子已经没有了,在昨天哈滂瀑布那边的边境村子还有一位,有关纹面女的纹身也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比邻
缅甸
,担心被异邦掳去,所以纹面示丑;但不管怎么说,丑化女性的这种习俗消失也是文明的进步社
会安
定的标志。
丙中洛
“人神共居的地方”,滇藏公路的入口的村庄,遗世而独立。我们住在稻隐山居,老板娘能干健谈,拿出压箱底的十年
冰岛
给我们品尝,品茗至深夜,和老板娘聊
丙中洛
,聊
怒江
州,聊附近各个民族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