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西华(1)千年古镇★胡辣汤发源地逍遥镇阅读:3451/11
相关目的地:西华
出发时间:2022-09-11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2805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22年9月11日早上五点半,??♂️??♀️前往
西华
县逍遥镇喝胡辣汤,然后去了离逍遥镇较近的
商水县
寿圣寺塔参观,回来路过
中国
著名登山运动员王富洲故里去参观了一下。??♂️??♀️180多里感觉不累,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永远在路上。
路过新建的双汇大厦
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
西华
县志》记载,秦朝时叫长平县,汉刘邦时,划分为长平、
西华
二县。坏蛋王莽当权期间,把长平改为长正县,
西华
改成华望县。刘秀打败王莽当了皇帝,又改了回来,继续叫长平、
西华
。北齐时,
西华
和长平合并成一个县。
581年,隋文帝杨坚把
西华
县改成
柳城
县,不过没有多长时间就撤销了,继续使用
西华
这个名字。李世民他爹李渊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武德元年(618年)把
西华
县改名为箕城县,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把
西华
县与宛丘县(今
淮阳
县)合并了。还是武则天好,
长寿
元年(692年)又把
西华
拉了出来,重新设县改名为
武城
县。
705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让李显当了皇帝,李显把
武城
县又改为箕城县。五年后(710年)李显腿一蹬,死了,弟弟李旦坐天下,把箕城县重新改叫
西华
县,之后就再也没有变更,一直沿用至今。
逍遥镇为中州名镇,是
西华
县主要的回民聚居地。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宋朝末年在此设
清水县
,明清时期,这里是
沙河
“四大码头”之一。在此做官的知县大人有感于当地船来船往,商人云集,就写了一首诗大大赞扬。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故逍遥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进入
周口
地界
逍遥镇自古繁盛,历史悠久,古有“水旱码头、交通要冲”,今有“商品集散地、美食娱乐城”之美称。东汉建安时期,名为“小陶”,后又称“小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
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曾有感于此,而留下了千古美文《逍遥游》。
逍遥镇
又因
沙河
、颍河傍镇而过,两河相距最近处仅有700来米,所以又称作“合流镇”、“双河镇”,宋末在此设
清水县
衙。明清时期,逍遥镇成为连接
沙河
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
漯河
、
周口
、
界首
并称
沙河
“四大码头”,清代在此做官的知县王镇寰有感于舟辑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留下“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的诗句,因此得名逍遥并沿用至今。
一碗胡辣汤 致富“金渠道”
我第一个去了老杨家胡辣汤总店品尝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风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
河南
省
周口
市
西华
县逍遥镇。
正宗的胡辣汤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即“胡乱辣”,各种辣味加在一起。经过民间若干年的加工发展,一种以适合北方人口味、辣味醇郁、汤香扑鼻的胡辣汤在逍遥镇诞生。
胡辣汤5元水煎包2元,感觉胡辣汤味道有点咸,水煎包皮薄挺好吃的。
路过逍遥镇人民政府
第二个去了高群生胡辣汤总店品尝,人挺多的。
河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名小吃,
河南
清真餐饮名店逍遥镇高群生胡辣汤总店,传承数百年的地道逍遥胡辣汤,一碗汤让你回味无穷,自在逍遥!
高群生是高氏逍遥胡辣汤第十三代传人,自幼随父学习胡辣汤传统熬制技法,其根据祖传手艺加以高群生先生数几十年来的不断努力、创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现代人口味的配方,经他熬制的胡辣汤香辣宜人﹑美味可口,久食开胃健脾﹑祛风驱寒﹑活血壮骨的功效。
高群生先生用匠心的态度传承一碗熬了八百多年的胡辣汤,让您品味逍遥,品味中原汤文化的浓厚醇香
胡辣汤10元水煎包2元,感觉胡辣汤水煎包味道比较喜欢。荣登“舌尖上的
中国
”
关于逍遥胡辣汤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传说:一说源自宋代,一名小太监为讨宋徽宗欢心,把少林寺的“醒酒汤”与武当山的“消食茶”加以结合,形成“延年益寿汤”;另一说是源自明代,阁老严嵩从一个道士手中得到一副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嘉靖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令龙颜大喜,故命名为“御汤”。这两个故事虽然年代不同、人物不同,但都有同一个落脚点:胡辣汤的前身都是药。胡辣汤本身由胡椒、桂皮、木香等29种中药材秘制而成,具有健脾开胃、祛风驱寒、养颜健体等功效,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如今,逍遥镇胡辣汤不仅仅是一门非遗传承技艺,还是一门产业,趁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不断重视、重点培养的东风,逍遥镇胡辣汤已迅速由
河南
拓展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逍遥镇胡辣汤经营户近4200户,从业人员达2.6万人,年创收13亿元,连锁经营店1260余家,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一间中药铺 浓缩千年景
一间中药铺 浓缩千年景
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为清代建筑,在一片现代房屋中显得尤为不同,其中浓缩着千年古镇的回声。该药铺坐北朝南,硬山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灰布瓦盖顶,五架梁,面阔八间,进深一间,有前廊,檐柱八根,木质楼板。脊枋题正楷墨书“皇清乾隆五十六年岁次辛亥仲春主人刘颖发建造”字样。“这房子祖上传下来的,我们的宝贝,比店里所有的药材加起来都‘主贵’。”看店人卫玉红说
雷义和药店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
陕西
省朝邑县人雷承祖创办。龙义和药店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
山西
永济
县卫润田创办。药店从开店至1951年为私营,1952年转为联营,改为“济公号”,1954年转为公私合营,1956年又由合营转为国营,复名雷义和·龙义和老字号。1978年,龙义和又归卫济州(卫润田后人)经营。两店铺经营方式均为行医兼售药,营销八百
紫金
锭、膏、丸、丹、散等中成药。雷义和在康熙年间自制的
海南
沉香丸,曾驰名省内外。
两个中药店铺从清代创办一直传承到今天,历史源远流长,独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医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也是目前豫东地区发现最老的店铺。两个中药店铺对研究逍遥古代的商业史、医药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它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古建筑,它有传承至今的后人,现在还在经营,并且注册有商标,是现存不多的百年老字号,对一窥逍遥镇作为历史古镇、繁华渡口的风采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该建筑被
河南
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逍遥镇历经洗练,多数古建筑荡然无存,雷义和、龙义和中药铺作为历史的痕迹,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
他们有的甚至世代定居于此,这更是逍遥镇自古以来水系发达、山陕商贾顺流而下、来往频繁的证明,体现着逍遥镇的包容和温度,凝结的是千年古镇在两河滋养下蕴含出的深厚情感。“逍遥镇”名字的来历,就与当时漕运成熟、船只如梭、经济繁盛的景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