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南阳-2021国庆节,我的寻根之旅阅读:862/4
相关目的地:南阳
出发时间:2021-10-02
出行天数:4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7862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从历史上来讲,全国人民的老家都出自
河南
。往前倒三代,我的老家也是在
河南
,更具体的讲是在
南阳
市
社旗
县。作为一个老家在
河南
的帝都人来说,40多年来我还从未回过老家
南阳
。这次利用十一假期终于安排上了我的寻根之旅。
还是先上一波美图~~
山陕会馆的钟楼
山陕会馆的大殿
南瓷器街上的商铺
当年爷爷开饭馆的旧址
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少年
龙潭沟
龙潭沟2
龙潭沟3
宛是
南阳
最早的地名之一。既反映了
南阳
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其生态环境。
南阳
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又是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上曾孕育出谋圣姜子牙、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所以有“五圣“”之地的说法。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因为疫情的原因,无论是孩子的寒暑假,还是7天的长假期,都暂时不能出国了。本来计划这个春节假期去
厦门
,结果
北京
疫情不让出京。后来计划十一去,结果
厦门
疫情又泡汤了。最后决定陪爸妈,带着媳妇儿孩子回趟老家,去
南阳
寻根问祖。
决定去
河南
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下旬了,本来计划30号下午就走,坐K字头的软卧大概1号的早上能到
南阳
。可节假日期间抢火车票简直太难了,连续抢了两天都没抢到,最后还是买到2号上午的高铁,早上八点多
北京
西发车,下午一点多抵达
南阳
。
高铁上全是回家探亲的人们,拖家带口。车厢里各种小孩子跑来跑去,元宝在这群孩子里面还算是大的,于是在他画画的时候聚集了一堆孩子。
国内的高铁现在是分秒不差,准时停靠到
南阳
站。一下火车就感觉到炎炎夏日的感觉,温度最少比
北京
高5度。老家的远房外甥开车接上我们一家,入住了
南阳
建业森林半岛假日酒店,这也是IHG集团旗下的酒店。
放下行李,我们出发来到了
南阳
寻根之旅的第一站,
卧龙岗
。
卧龙岗
,又称
南阳
武侯祠。始建于魏晋,盛于唐宋,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汉昭烈帝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同时也是明朝朝廷钦定的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南阳
武侯祠作为
南阳
的代表符号被列举,肯定武侯祠为祭祀性名胜。
由于在古代
南阳
郡包括现在的
河南
省
南阳
市和
湖北
省
襄阳
市的部分地区,所以这个刘备当年三故的这个茅庐旧址到底在
南阳
还是
襄阳
就成了两地1000多年来的争论焦点。清代在
河南
南阳
做知府的
湖北
襄阳
人顾嘉蘅既不敢开罪当地豪绅,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写了“心在汉室,原无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
襄阳
南阳
”这一著名的对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
襄阳
的卧龙祠我之前去过,感觉比
南阳
的要小一点,旅游宣传和庭院维护也差了些。
南阳
卧龙岗
的门票是50元,最好要请一个导游给讲解一下。
卧龙岗
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志士都愿意来这里祭祀诸葛孔明,所以这里的文化气氛特别浓厚。各种匾额、石碑特别的多。尤其是岳飞将军亲自手书的前后出师表尤其珍贵,通过上面的字体不同能够体现将军当时拳拳报国之心不能得到重视的遗憾和悲愤。
这个在
襄阳
也有一个
卧龙祠里肯定有传说中的茅庐,但是肯定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真的了。游览完主干道上的所有殿堂,往山上走还有石人石马,有点像十三陵墓道的感觉。这时候开始有情景演出,说实话几个不靠谱的群众演员,穿着不咋合身的戏服出演三顾茅庐的故事,感觉一下子拉低了
卧龙岗
的档次。
可能因为是科圣张衡的原因,武侯祠里面居然还放了一个浑天仪。近看浑天仪上面龙的嘴里也没有球,整这么个东西真是有点儿不着调。公园的最尽头是个八卦阵迷宫,连元宝都不愿意进去玩,真无语。反而是收费的射击游戏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
从卧龙祠出来,我们赶往医圣祠参观。中医始祖张仲景的衣冠冢就在这里。他写出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医圣祠是一个不大的院子,主要也是后人祭祀他的地方,也有很多名人的手书牌匾。
这个抗疫始祖跟新冠形势很般配
晚上,老家的亲戚在一个全牛宴餐厅给我们接风,品尝最著名的
南阳
黄牛肉。其结果只能有一个,喝大了。
从山陕会馆到赊店老酒
我的爷爷出生在
南阳
市
社旗
县,早年间在
社旗
县城开餐馆谋生。解放后被招工,后来全家就搬到了
北京
。所以,
社旗
是我的祖籍,或者说是老家。今天一早,我们就回
社旗
祭祖。太爷爷的祖坟还在原来的村子里,按照老人们的指点,我们买了鞭炮、白酒和纸钱,在坟前给祖先祭祀。
社旗
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县城所在地赊店古镇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中转站,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1965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更名“赊旗”为“
社旗
”,寓“社会主义旗帜”之意。
祭完祖之后,我们回到
社旗
县城。
中国
历史上只有皇城才能开设九座城门,可是曾经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商业
兴隆
的赊店古镇却是个例外,她拥有东(迎旭门)、东南(文明门)、南(炳文门)、西南(扬武门)、西(挹爽门)、
西北
(乾维门)、北(庆裕门)、
东北
(承恩门)和水门口(源流门)共九座城门,究其原因,在汉朝
社旗
就已发展成中原有名的大镇,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经济更是达到鼎盛。我们进到镇里要穿过西门(挹爽门)。西门是赊店修复的第一座古城门,该城门明清风格,青砖灰瓦,古朴典雅,高约五丈(16.67米),于2007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