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湖北自驾游——游河南邓州花洲书院,看范仲淹如何写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阅读:1096/5
相关目的地:邓州
出发时间:2023-08-16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7684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行程安排:
8月16日:
湖北
襄阳
——古隆中景区三顾茅庐——
河南
邓州
花洲书院——
许昌
市,住
许昌
。
关于河南邓州
邓州
地处
河南
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有豫、鄂、陕“三省雄关”之称。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全球华裔邓姓发祥地、千古名篇《
岳阳
楼记》诞生地。
邓州
历史悠久,境内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400年历史。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秦设邓县,隋改
邓州
,1913年复称邓县,1988年撤县建市。春秋时期邓国侯吾离陵,为邓氏祖茔。北宋福胜寺塔出土的金棺银椁、舍利子,为国家级文物。明朝时形成的“回”字型内外城河,为北
方城
市所独有。
邓州
人文荟萃,杰出代表有医圣张仲景、唐代忠烈名将张巡、语言学家丁声树、教育家韩作黎、“曲剧皇后”张新芳、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
大新
、“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唐宋三贤韩愈、寇准、范仲淹都曾在
邓州
任职,范仲淹知
邓州
时在花洲书院写成千古名篇《
岳阳
楼记》,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传唱不绝。
至2005年再次整修复建,花洲书院分三大景观区。居中为书院主体,五进四院结构,完整地展现了
中国
古代书院建筑之庄严和恢宏。院内西部为范文正公祠,整修时增建了邓人姚雪垠文学馆等名人馆。东部为百花洲、园林、亭台楼榭,山湖洲林等,相映生辉,再现了
江南
园林风格。
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
邓州
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
公元1045年,范仲淹谪知
邓州
,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并且,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
邓州
文运大振。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
邓州
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位于
河南
邓州
古城区东南隅,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所创办。传咏千载的千古名篇《
岳阳
楼记》就诞生于此。
邓州
,为夏、商、周及秦汉之后的中州名郡,宋初为
邓州
南阳
郡,治穰(今
邓州
市),领
南阳
、
内乡
、顺阳、
淅川
5县。宰相张
永德
、赵普,苏易简、寇准、陈尧咨、刘筠、谢绛等中央要员都曾任
邓州
知州。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范墉之子,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二日,两岁而孤。范仲淹少有大志,慨然以天下为己任。青年时游关中,见病尸遍野,立志大丈夫当以利泽生民为务。23岁时辞母离家,求学千里之外的应天府书院(今
河南
商丘
),五年未尝解衣就忱,昼夜苦学。终于大通六经之旨,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考中进士,授光德军(今
安徽
)司理参军,从此踏入仕途。
范仲淹为官38年,忠君爱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庆历五年(1045)十一月,范仲淹以疾求解边任,请知
邓州
,遂以给事中、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到
邓州
赴任。范知
邓州
,政简刑清,一年余而化行俗美,吏畏其威,民怀其德。直至皇祜元年(1049)正月,才离邓赴任
杭州
。
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
邓州
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也是《
岳阳
楼记》的诞生地,朗朗上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流传至今呢。书院建筑是花洲书院内主体,为五进四院,中院更有全国少有的小巧精致的泮池,状元桥,成为书院一大特色。
中院还有一口古代的三眼井——范公井:
宋代古井,据说范仲淹在
邓州
做知县的时候常来花洲书院,也饮用此井水,我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下了春风阁,置身于灵动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声从太湖石之间喷薄而出,给平静的湖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湖水中调皮的鱼儿还会随着大人小孩撒下的鱼食忽左忽右的游动,曲径通幽,眼前亭台楼阁、湖水碧绿,芳草萋萋,好似
苏州
园林的风景神奇地展现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