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立万仞拔地起”——万仙山 绝壁长廊 郭亮村二日行(一)阅读:1502/0
相关目的地:新乡
出发时间:2021-06-19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4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97431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记得2009年10月我们去王莽岭景区时就曾远观过
河南
那边半山腰的挂壁公路,它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当时我们还亲自乘车去了
晋城
市
陵川
县的锡崖沟,走了那段挂壁公路。800里太行共凿有七条挂壁公路,工程量最大,历时最长也最壮观的当属锡崖沟的。
郭亮
村这个景点的推出在他后面,可惜
山西
宣传力度太弱,硬生生让
河南
郭亮
村抢了风头。
太行山
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北起
北京
西山,南达豫北黄
河北
崖,为
山西
东部、东南部与
河北
、
河南
两省的天然界山,
山西
自己在这里开发的不怎么样,倒是
河北
河南
开发的有声有色,尤其是
河南
,什么红旗渠、云
台山
、万仙山……,搞的热火朝天,
河南
人的聪明
山西
人不服不行。我今年还没出过远门,既然这里是近几年来的网红打卡地,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约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们去那里散散心吧!
在红马旅行社成团,2021.06.19.出发,上太长高速,走到
长治
市
壶关
县向东上省道,经
太行山
大峡谷、八泉峡等景区,进
河南
新乡
市,横穿
辉县
市,在这里连座高层建筑都没见到。也别小看这个地方,远古时期为怒触不周山的共工的部族所居之地。夏属
冀州
之域,殷商系畿内之地,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十六年,共国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号
共和
,
共和
元年(前841)为
中国
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这里春秋时属卫,战国时归魏。秦属
河内
郡。西汉县境东部置共县,西部属
山阳
县,东汉、晋、北魏、东魏因之。唐武德元年(618)置共州、辖共城、
凡城
二县。金贞祐三年(1215)因百泉魏惠王祠有清辉殿,取谢灵运“山水含清辉”的诗句命名,故以“辉”为名,称“辉州”,领苏门、
山阳
二县。明洪武元年(1368)废州立县,改辉州为
辉县
,属
河南
省布政使司
卫辉
府,清代因之,今天居然熬到市了。
汽车在路上就走了七个小时,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住了店,吃了十菜一汤的中饭,馒头有面香味。歇了会,出门坐大巴到景区售票处,团票60。再换乘摆渡车,沿蜿蜒的绝壁山路前行,车最终停在海拔1700米的绝壁长廊入口处,绝壁长廊我见过但没走过,这次要亲身经历了!这里就是当初为了让村
民和
子孙永远告别与世隔绝的生活,于1972年
郭亮
村13名青壮劳力在村支书申明信带领下修建的“
郭亮
洞”。
当时的
郭亮
村人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了大锤、钢钎等工具,在无电力、无机械、无测绘工具的条件下,历时五年零两个月,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的凿出了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大石洞“
郭亮
洞”,王怀堂等村民为此还献出了生命,1977年5月通车,被
日本
裕田影业工司惊呼“世界第九大奇迹”。整个工程清理了石渣2.4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干巴巴的数字背后是艰辛啊!
据说当初修这条挂壁公路时,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块用力搬、抬、推到悬崖下,小石块装筐、篓、篮子,倒到悬崖下,那场面是多么动人心魄啊!导游说现在那十三人中还有一个在世,可能的话去拜访一下,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没去。这条绝壁长廊属喀斯特地貌,石头呈淡红色,这是含铁元素的标志,石质坚硬,悬崖直上直下,壁立千尺,惊险万分,由此更敬佩那代人!
我们沿着“
郭亮
洞”的公路朝上走,不时有下山的汽车从身旁驶过。从长廊的侧窗朝外面看去,景色优美,偶然间还能看到崖顶上村里人家的住房,仿佛临崖而建,其实这些房子距离崖壁是有一段距离的,仰头望,上面的岩石凸凹龟裂、似乎有随时掉落的危险。公路上隔一段有一个侧窗,共有35个,不是为了美观,是当时为了清渣、通风、透光而设置的,怪不得每个侧窗都不加修饰,大小不一,高低有异,倒也自然。
挂壁公路旁的龙吟峡中筑有大坝,是1975年
郭亮
村人通过曲折陡峭的天梯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在此筑坝修成的水库,堤坝高39米,蓄水量19万立方米,被称为天池,后成为
郭亮
村一景。再往前就走到头了,对面一独立悬壁上有斗大的石刻“中华影视村
郭亮
”的字样,从这里顺着陡峭的石阶爬上去,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大平台,
郭亮
村就在转过山弯不远处,在这个平台上,对景区集中进行了文字介绍。
看了文字介绍才知晓:万仙山景区有64平方公里,由中华影视村
郭亮
、清幽山乡南坪和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景区构成,罗姐寨应该还在开发中吧?没听人说起过。现在来的是位于万仙山风景区内主打景区的
郭亮
村。它位于南太行峡谷深处,当初以为它在一处小小的四面绝壁之上,来了一看没那么险峻,看来《三侠五义》
中欧
阳春
的遭遇“看景不如听景”我又经历一次。这个村为什么叫
郭亮
,像个人名,有故事吗?
据说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太行山
区的农民
郭亮
率饥民揭竿而起,破产农民纷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支有生力量。官府多次派兵镇压,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采取封官许愿、分化瓦解的办法,
郭亮
手下一名叫周军的将领投奔官府,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领兵前来,终因寡不敌众,
郭亮
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粮草断绝,
郭亮
思的一计方逃出官军包围圈,求得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