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洛阳,梦入神都(7)——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阅读:999/4
相关目的地:洛阳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40166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碎碎念
#2023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1)——周末错峰游1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61128018
#2023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2)——
洛阳
博物馆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6028597
#2023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3)——
龙门
石窟1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6235641
#2023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4)——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6239492
#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5)——周末错峰游2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7361784
#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6)——白马寺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7362465
#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7)——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7362512
#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8)——
洛阳
古墓博物馆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7362551
#2024年亲子研学游#风起
洛阳
,梦入神都(9)——
龙门
石窟2
https://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877362565
------------------------------------------------------------------------------------------------------------
洛阳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
偃师
市翟镇,北距二里头遗址保护区约300米,南临古城快速路。
博物馆依托二里头遗址而建,占地面积约246亩,总建筑面积为31781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
中国
研究中心四个部分,整体为钢框架结构,总高度为22.9米。
博物馆于2017年6月11日奠基动工建设,2019年10月19日建成开放。
最早中国 华夏之源
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约3800~3500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
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
中国
乃至
东亚地区
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遗址被誉为最早的
中国
,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具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设计资料】
洛阳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立教授担纲设计,
其团队提出的“华夏之源”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建筑融入遗址环境,使建筑意境与考古现场相呼应。
【王朝气象 威仪四方】
建筑总体设计以二里头台地为意象,建筑天际线中央高起并逐渐融合于大地,
象征威仪四方的华夏最早王朝气象。
同时,设计团队还把作为考古发掘重要成果的“盘龙”、“钥匙”、“铜爵”等二里头元素概念运用到建筑布局的设计中。
博物馆建筑外廓象征着二里头出土的延续华夏文明五千年的绿松石龙图腾;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屋顶平面暗含一把“钥匙”,其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研究早期
中国
、华夏文明的形成的关键考古遗存,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主入口院落的凸字形外廓与二里头遗址宫城区1号宫殿院落相吻合;中央大厅顶层的落地采光天窗回廊同时兼作为眺望二里头遗址的观光平台,独特的三柱外走廊的型制正是取材于宫城1号宫殿的平面特征;
中央大厅屋顶支撑结构的造型来源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形态流畅、优美……
【原始材料尽显拙朴之美】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除了在设计理念及建筑造型上表达作为遗址博物馆的与众不同外,“最早的
中国
”遗址博物馆的庄重、强烈的震撼感呈现,建筑材料的
成功
运用也功不可没。
瑞士
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曾说:“不管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建造建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和材料之间寻找一个特殊的相遇,材料是在诠释建筑而建筑,同样,我们使建筑显示出建造它的原料,使材料‘可见’。”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就是建筑与材料的完美结合,其采取铜和夯土的糅合,以契合遗址内涵。
据悉,整个博物馆的夯土墙面积有近4000立方米,为目前世界上夯土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除了博物馆外围设计了一个15厘米厚的夯土抹面,博物馆的40厘米外墙底部也为夯土。为保证原汁原味,夯土就
洛阳
本地取材,土、沙、石和水按一定比例严格配置。为保证安全性,夯土材料提前经过严格试验。夯土墙全手工打夯后,再进行找平、修复等,最后涂上绝缘漆。夯土作为最具当地特色材料的运用灵感来源于该遗址。夯土建筑自古有之,二里头遗址是土遗址,遗址的宫城内外也先后发现多座大小不同的夯土建筑基址。最原始材料——土、沙、石、水的最朴实、简单运用,打造原生态、肌理自然的夯土墙面,也让人有种追本溯源的意味,并更为真切体会到二里头遗址“最早
中国
”的原始、古朴、粗狂感。
除夯土材料外,博物馆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以铜铝、紫铜蜂窝板等铜质复合材料。之所以在众多建筑材料中选用铜材料,不仅仅因为夏朝是中华民族第一个青铜王朝国家,这里有
中国
最早的铸铜作坊和青铜礼器,对凸显
中国
最早青铜器制造作坊和青铜礼器有历史意义。同时还展现铜材料运用源远流长,紫铜复合蜂窝板即是历史智慧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在铜板材料的选择上,为兼顾装饰效果、材料的耐久性和经济性,最终采用了紫铜、铜铝热熔复合的铜质蜂窝板材料;作为经典紫铜,其表面泛红且光亮,伴随着外界温度,阳光和雨水的变化影响而夏都遗址博物馆则在紫铜板表面上进行了做旧和哑光处理让铜板看起来“铜锈斑驳”,散发出岁月洗刷的痕迹。让新遗址博物馆建筑传达“旧”感,展现华夏历史的不朽与时间的淬炼以及深刻表达
中国
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
【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博物馆的内、外立面和屋顶装饰均使用了做旧紫铜装饰板材料,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为了找到适合博物馆的“做旧效果”,帷森与业主、建筑设计师多方实地考察原材料供应商,最终才确定铜板“做旧效果”。帷森作为博物馆的内、外立面的铜装饰蜂窝板板唯一供货商,其铜蜂窝板供货量就高达22983片且每片板材规格各不相同。在工期紧,供货量大的情况下,帷森设计团队就在深化设计下单时就对每片板材进行编号,这样成品板材到达项目工地开箱即可根据编号有序进行安装,既提高效率也避免出错。
博物馆外立面9.5米以上使用铜蜂窝板,9.5米以下则采用铜铝热熔复合蜂窝板,两种不同含铜量的产品,大小板块、错落有序地纵向排列,给人庄重感。
从博物馆的主入口进入中央大厅,有个采光天窗,此天窗是由三个独特造型的“柱子”鼎立着,阳光从窗口射入犹如一道光束,照入室内,让室内变得透亮。
再走近些,人们就会被大厅中形似“大喇叭”的造型震撼,它是仿照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华夏第一爵”——乳钉纹铜爵造型设计的。
乳钉纹铜爵是罕见的夏朝青铜器,典雅高贵,器型舒展轻盈。仿照它设计的高23米的曲面铜爵,通体以同样采用铜蜂窝板装饰,有棱有弧,循序渐进地向外舒展,真不愧以弧面为艺术曲线,展现得淋漓尽致。
优美的曲面爵造型背后是设计师精准把控。不仅造型四个面的弧度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弧度还是渐变的,为了确保棱角弧度能够严丝合缝地拼接,在工期紧张情况下,只好用“笨”办法一块块测量。因为一旦有丝毫偏差,不仅弧线就不会圆滑顺畅连接还要返工,耽误工期。
“青铜爵”造型不仅支撑着中央大厅屋顶,同时它还是个电梯井,通过它到达三层,来到作为眺望二里头遗址的观光回廊,在环廊内,环游屋面平台,可把博物馆北边的二里头遗址区尽收眼底。
同样是铜蜂窝板,只要在细节上的稍加处理,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与曲面爵造型电梯正对面内立面墙,则是将铜蜂窝板进行穿孔处理,若隐若现、生动传神地展示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绿松石龙形器”造型。
中央大厅留有小部分玻璃幕墙,
当阳
光从外照射在铜蜂窝板上所呈现出温润色泽及明暗光影变化,给人以厚重、温暖的视觉感知。
中华文明从二里头遗址起源,在这里辐射,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夯土与铜板在二里头糅合,在这里随时间沉淀出独特的气韵与庄重。
二里头遗址开创了无数“中国之最”
中国
最早的宫城;
中国
最早的大十字路口;
中国
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中国
最早的青铜爵、青铜鼎、青铜兵器;
中国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中国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简介】
【开馆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
【数字馆开放时间】入馆后至服务台领票
10:00-10:40;11:00-11:40;14:00-14:40;15:00-15:40
(每场限流50人,请至服务台领票,一人一票,凭票入场)
【门票预约方式】
方式一:微信公众号预约
进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玩转夏博】—【在线预约】。
方式二:美团APP预约
美团APP搜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线预约。
方式三:现场扫码预约
在馆入口处,工作人员指引现场扫二维码预约。
预约
成功
后请保存好预约码。入馆时,在闸机口可用预约码或身份证入馆。
【讲解及设备使用服务】
中文讲解:
一楼: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国之大事、建中立极)
二楼: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世纪探索
单层:100元/批,讲解时间:60分钟
双层:200元/批,讲解时间:120分钟
英文讲解:
单层:100元/批,讲解时间:40分钟
双层:200元/批,讲解时间:80分钟
讲解员定时免费讲解:
时间:上午10:00;下午14:30
备注:
博物馆内部调整展馆的开放,涉及必讲展厅,根据实际情况和观众意愿调整讲解线路,讲解时间不变。
设备使用须知:
轮椅和童车均为无偿使用,每台设备押金200元和个人有效证件一张。限当天使用,当天归还,使用结束归还设备后退回押金。设备仅限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厅内使用,请勿在馆外使用。
备注:
使用期间,请自觉爱护和保管好设备,人为原因造成损坏而无法修复或造成丢失的,须照价赔偿。
【参观须知】
1.24寸以下小件行李请在南门入口处行李柜寄存。
2.高龄老人、幼童、行动不便者须由监护人陪护入馆;无陪护的谢绝入馆。因看护不当导致幼童、学生造成我馆设备受损、破坏的,监护人按规定赔偿后方可离开。
3.为确保馆内游客安全和参观质量,当游客达到限量人数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耐心等候,错峰入馆。
4.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制器具等危害人身和文物安全的物品带入馆内。馆内严禁吸烟,请自觉将打火机、火柴等物品放置在馆外。严禁将食物、儿童玩具、滑板、 儿童车、宠物等带入馆内。
5.我馆为游客免费提供小件行李物品寄存,游客物品应存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领取。如有未及时领取者,馆方只保留一周,一周后由馆方按无主物品处理。
6.请广大游客自觉维护馆内环境卫生,请勿乱抛撒纸张、乱丢垃圾。进入馆内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奔跑、追逐、攀爬、打闹、躺卧。
7.如遇我馆重大或临时性活动须遵从我馆安排,自觉遵守我馆各项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如需帮助,请咨询前台工作人员。
8.游客若违反文明参观规定,发生违背公俗良知或违法行为,将交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咨询电话】
周一至周五:0379-65091899、0379-65091800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0379-65091899
【交通】
【第一王朝】
“第一王朝”位于第一展厅,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
分别由“茫茫禹迹,
九州
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和“夷夏东西,夏道兴衰” 三个单元组成。
这一展厅选取了王城岗遗址、禹会村遗址、肖家屋脊遗址、新砦遗址、灰嘴遗址、王湾遗址、瓦店遗址、
偃师
商城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一系列与探索夏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并节选《史记》、《竹书纪年》等历史文献,使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相结合,较为科学、系统地揭示了夏王朝的发展脉络及历史意义,强调了夏王朝在
中国
历史上的地位。
【赫赫夏都】
赫赫夏都”由第二、三、四展厅共同组成,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二部分。
第一单元 国之大事
“国之大事”由第二展厅采用正副两条展线的方式展示,正线围绕着二里头文化时期祭祀与战争这两件大事,集中展现了夏代的祭祀文化、酒文化、乐文化、鼎文化、玉文化、墓葬制度和兵器制度,陈列上则使用了二里头遗址历年出土的青铜、玉、绿松石、陶、石等精品器物。副线则以考古大事记的方式,展现了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60年来的主要成就。
第二单元 建中立极
“建中立极”为第三展厅第一部分,主要以二里头文化的自然动植物遗存、城市遗迹和手工业为主体,全面展示夏王朝晚期都城的环境、地理、城市布局、国家结构与生产风貌。
第三单元 回望大都
“回望大都”为第三展厅第二部分,该部分通过模型、场景复原以及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夏都二里头建造过程和夏代人民生活图景的穿越之旅。
第四单元 厥土生民
“厥土生民”为第四展厅的第一部分,该部分从手工业、畜牧业、渔猎、陶器纹饰等角度出发,全面展示3800年前在二里头这片土地上,夏代先民辛苦耕耘的百年历程。
第五单元 巍巍华夏
“巍巍华夏”为第四展厅的第二部分,该展厅通过不同地区出土文物、展板等,展现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王都,受到四方拱卫。同时,其强大的影响力,既吸纳了各地的文化因素,又通过各类代表性器物辐射四方。
【数字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以下简称“数字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沉浸式数字投影空间、半造景三维数字剧场、雷达互动投影墙等数字手段,展现二里头夏都作为“最早
中国
”的风貌。
数字馆位于博物馆二楼,分为序厅、A区、B区三个区块,设立了“最早
中国
·探寻之旅”“赫赫夏都”“王室巧作”“敬天法地”“探秘未知”五大篇章,再现夏朝都城的宫城规模和形制、政治礼制、官营手工作坊、国家级祭祀仪式等场景,让观众亲临其境,感受夏都的文化风貌,体验夏朝先民的生活和最早王朝国家的气度。
【镇馆之宝】
骨猴
时代:二里头文化
用途:装饰品
出土地点:2002年
偃师
二里头遗址ⅤT26M6出土
高2.2、宽0.75—0.95厘米,使用动物骨骼雕刻制作,通体抛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
是不可多得的微雕精品。
白陶斗笠形器
时代:二里头文化
用途:装饰品
出土地点:2002年
偃师
二里头遗址VM3出土
一组3件,直径分别为4.85、5.9、4.8厘米,高分别为2.18、2.85、2.44 厘米。和绿松石龙出自同一墓葬。正面似斗笠,背面螺旋形,中心有细小圆孔,每件与一个绿松石珠同出。可能同为墓主帽子上的装饰。
七孔玉刀
时代:二里头文化
用途:礼器
出土地点:1975年
偃师
二里头遗址ⅦKM7出土
长60.4-65、宽9.5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刀形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各有两组对称的扉牙;玉刀两面纹饰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图形;刀背处有等距且排成一条直线的七个圆孔。这是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玉器,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