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园|千年东京梦华,一城宋都遗韵阅读:3793/6
相关目的地:开封
出发时间:2021-07-16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21736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在清明上河园流连的时光格外难忘,暮色苍茫时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跨出清园大门的瞬间,只见外面车流滚滚、红尘扑面,突然觉得那个大门有种奇妙的魔力,间隔开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从外面走进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番天地,如穿越般令人耳目以新,沉浸迷恋,陶然忘机。
这个周末,我们在画中度过。
你一定听过这幅名震中外,
中国
最伟大的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并在《清明上河图》的故地——七朝古都
开封
,按原物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大型主题公园。
当年大宋
东京
的繁华成就了《清明上河图》,而通过清明上河园眺望大宋,能让后人感受现实版的
东京
繁华。
清明上河园的建筑很“宋朝”,这一点从来没有人怀疑,因为这座现代主题公园的设计者,是一位宋朝人——北宋大画家张择端。
900年前,
开封
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足、最繁华的城市,诚所谓“汴京富丽天下无”。这幅长达5米多,内容及其丰富,
开封
的繁华跃然纸上,观之让人“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900多年,
中国
沧海桑田,北宋的
开封
早已荡然无存,而《清明上河图》历经磨难幸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北宋
开封
最权威、最真实、信息量最大的图像资料。当下的
开封
,将当年张择端“搬进”画中的繁华,从画中“搬出“,搬进现实,于是便有了清明上河园。
漫步在清明上河园内,一幅千古流芳、光照千秋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走进清园,我们仿佛跨过以”年“计程的距离,探望大宋首都
东京
,融入那个远逝的时代。穿越千年时光,感受北宋的繁华盛景和如画韵致。
从清园大门起步,走过虹桥,走过勾栏瓦肆,走过巍峨城门,发现身边所有”客官“——无论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表情变化的节奏惊人一致:轻松、舒展、笑逐颜开。换上罗衫绮服的姑娘,骑马仗剑巡游的小伙儿,拍照打卡的亲子,等着王小姐抛绣球的人群。。。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
这里遍是不寻常的建筑、不寻常的物件、不寻常的场面,但这不寻常的一切,却给人最烟火寻常的凡间。900多年的时间距离,足以让原本寻常的东西,具有不寻常的魅力。真实的”宋味儿“让人能触摸到那个时代,所有诗词歌赋和影视作品里的爱恨情仇都真实存在。
这种历史味道的根基,是”复制“的真实性,无可争辩的真实性。清明上河园里的河流、桥梁、房屋、街道、城门等等目之所及的一切,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那都是北宋首都汴梁城曾经有过的,规模布局也是宋朝原样。甚至客栈、茶肆的招牌、字号,也都保持宋朝原样,那些门庭若市的时光曾活色生香,不知醉倒过几许风流人物。
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一向为人称道。诞生不久,这幅长卷就被视为“神品”,这是宋代对画作的最高评价;后来被赞誉为“神品第一”,俨然成为画中的王者至尊。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
成功
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个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对建筑、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中,盈寸大小的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精彩传神。正是这“寸马豆人,须眉毕具”,让清明上河园能够
成功
传留
东京
神韵。
清明上河园景区内不仅汇集了独具北宋特色的游艺活动,如蹴鞠、斗鸡、马球等,而且在建筑风格、店铺摆设、路边摊贩、服装道具等方面沿袭北宋模式,将北宋社会的真实生活一一展现在游人面前。走在园区内,听到的、看到的,甚至触摸到的都是浓郁的北宋气息。
汴河成就东京梦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曾经,汴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北
方城
市,很难看到大片大片的水面,而
开封
却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平如镜的湖面,映着远岸垂柳,为古城增添了几分深邃、几许淡定。
其实宋朝的
东京
开封
就已是“北方水城”,而水面也是清明上河园的重要景致。
进了清明上河园的大门,左手就是一条河,穿过写着“
东京
码头”的木牌坊,只见河道宽阔,河面上舟楫穿梭,这是复原的汴河,正如如画中一般,河岸嫩柳初绿,河里热闹繁忙。
汴河早已无存,以致如今很多人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条河流。但汴河对于千年前的
开封
来说,却异常重要,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汴河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有了这条河,
开封
才成为首都,168年的
东京
繁华,与汴河息息相关。
清明前后,春和景明,万物萌动,并且恰是每年“三大节之一”,
开封
的女人们三四天不用做饭,“公务员”们享受着7
天长
假,出城踏青、扫墓、休闲。皇家宫观如太宫、集禧宫都破例开放,供百姓参观。
开封
城内,“假日经济”十分活跃,到处都是游玩踏青的人流,卖酒的酒旗高扬,卖小吃的走街串巷。人们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走过虹桥,走进历史
在势若彩虹的大桥处,人们赶集春游,使繁华的商业区更加热闹。桥上轿马相撞,摊贩争售,摩肩接踵,喧闹不已,成为全画第一个高潮画面。而如今的清明上河园内,这座桥也称为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满街门面恍若宋都
走过人潮涌动的虹桥,市肆逐渐多了起来,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右手边是“十千脚店”,虽然只是一家“脚店”,但屋顶的“欢门彩楼”十分招摇醒目,令人遥想当年风光;左手边的“醉杏楼”名头更大,这是一所歌妓楼,那年代的高级会所,据说宋徽宗曾与李师师在此相会,此楼因此蒙上了温馨旖旎的迷雾。
一路流连,便走进了大宋的街市,各种门店林立,洋溢着市井风情。茶馆、酒楼、金银铺鳞次栉比,布满街道两旁,小贩沿街叫卖,商业之繁盛,令人赞叹,让人感受北宋的富庶与繁华。
勾栏瓦肆市井风情
勾栏瓦肆是清明上河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游客多的时候,这里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来晚的绕着圈子找不到空隙。
清园瓦肆表演的多是民间绝活,而且都是真刀真枪真功夫,能把人看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勾栏瓦肆,也是当年
东京
开封
最受欢迎的娱乐场所,各种绝活,是当年表演内容之一。说起来,
开封
的勾栏瓦子贡献大了,说书、戏剧等众多说唱艺术,都是在这里萌生、发展,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也在瓦子中孕育。
瓦子里的表演,不但有大俗,也有大雅,
比如
“小唱”。“小唱”两字看起来很陌生,其实就是演唱宋词。
宋词经过柳永的改造,产生了大量适合歌唱表演的慢词,又称
新乐
府,用词通俗化、口语化,曲调较长,富有抒情效果。“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明小唱在那时非常普及,雅俗共赏。
王员外家绣球招亲
王小姐抛绣球招亲,是最受追捧的节目之一。
招亲开始前十多分钟,人潮就开始在王员外楼下聚集,卖切糕、香囊的小贩,也推着车子赶来,楼下很快密密麻麻站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