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古建筑大赏:古观音寺、龙亭公园、延庆观、繁塔、山陕甘会馆与大相国寺阅读:1742/4
相关目的地:开封
出发时间:2019-01-26
出行天数:10 天
人均:5979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906243.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又来到另一个古都——
开封
。虽然与
西安
、
洛阳
这两个十三朝古都相比,
开封
的热度少了很多,却依然不改它是八朝古都的事实。
我在
开封
逗留的时间只有一天,这天我在
开封
进行了一整天的city walk,进行了又一场的古建筑大赏。
虽是在旅游,但我没有一天在睡懒觉,甚至比工作日的作息还要规律。我一大早起来在客栈附近坐公交前往我的第一站——古观音寺。
开封
人晚上休息得早,早上倒是早起,走过街巷时我看到早餐摊的生意十分红火。
开封
古观音寺
古观音寺又名白衣阁,这是得名于阁内供奉的白衣观音。关于这座寺庙初建的时间有说是在五代梁朝,这一点也许将来学者们还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开封古观音寺
我以为自己去佛寺参拜的时间太早,寺院都还没有开门,原来寺庙正门旁边有个小门让人进去。寺内的善信不少,有的一早就在庙里念佛。若将寺庙内在整修的区域忽略来看,观音寺的占地不大。众多殿阁中最有特色的是平面为圆形的观音殿,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平面形式的佛殿。
开封古观音寺
开封古观音寺
因一部分的区域整修的缘故,在观音寺内也不需很长时间就可以参观完。
龙亭公园
有着太阳的冬日很适合徒步,从古观音阁步行到龙亭公园的时间也不长,半小时左右也就到了。
还没到龙亭公园,附近的墙面上就有黄菊的图案,正如客栈的店家所言,这是
开封
的代表。
开封
龙亭公园虽也称公园,却与一般的公园大不相同,它更像是一个宫苑,这只因其确实建于六朝皇宫遗址之上。明朝时,这里建起了周藩王府;顺治年间,周王府旧址上设立了贡院,到康熙年间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了供奉皇帝牌位的万寿亭。由于每逢节日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会来此遥拜朝贺,煤山也改名为“龙亭山”。
我从南门进入直往北走,可到达公园最核心的建筑——龙亭大殿。路的两侧各有一湖,分别是东面的潘家湖和西面的杨家湖。二湖风光无限,景色优美。从路上分支通往湖中岛的小路也颇有趣味。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
南门就是午门,龙亭大殿前有朝门,两者之间的是嵩呼,文称“山呼”。这个名字好生奇怪,是清朝
开封
的地方官员进行遥拜、三呼万岁之处。
龙亭公园
终于来到龙亭大殿。大殿是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跟平常我们看到的建筑非常不一样的是:它有一座
高台
,而且这座
高台
可达72级蹬道之高。
龙亭公园
青石雕刻的蟠龙御道从台下一直伸到殿前。若
高台
周边尽是山峦,又有云雾缭绕,倒有点寻仙访道的意味。站在
高台
往远处眺望,公园内各处景色尽收眼底。
龙亭公园
大殿建于
高台
之上,而
高台
上尚有一平台,平台转角处有瑞兽雕刻,这也是让我觉得颇为新鲜的一点。
龙亭公园
公园内还有不少可游玩之处,却没那么惊艳。我再逗留了一小时便离开公园继续旅程。龙亭公园占地面积大,我沿着公园外围走了好一会还能看到杨家湖中那孤独的湖心亭。
龙亭公园
附近的建筑都是仿古风格,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不错,所以
开封
给我的感觉是它有着非常浓的古都风韵。
开封
在前往
延庆
观的路上我吃了顿
开封
菜,感觉十分不错。原来
开封
菜是豫菜的代表,要是假期足够多,我肯定会在
开封
多留些时日多吃上几顿。
饭后,我沿着包公湖边的步道散步,慢慢往
延庆
观走去。往湖边上看,还能看到远处的包公祠,不过我没有进去的打算。
开封包公祠
在包公
湖北
路与
延庆
观所在的观前街交界有个小小的“雀鸟市场”,我也稍稍逗留了一会,平常倒是不多关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开封
开封
开封
延庆观
延庆
观原名重阳观,始建于元太宗五年,明代改名。这家道观与
北京
的白云观、
四川
的常道观并称为“
中国
三
大名
观”。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王喆就在此传教并逝世。
虽道观初建于元代,但其直至清光绪年间才稍具规模。在
延庆
观外观察,道观占地应该不小。
延庆观
延庆
观内的建筑呈左、中、右分布,其中中间部分为二进院落,跟我之前参观过的寺庙有着较大的差别。
说到观内的建筑,不得不感叹一句:实在太美了!其中又以玉皇阁为全观最美。
玉皇阁又叫通明阁,这座看起来有点像塔的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全部用青砖、青石和琉璃瓦砌筑而成。由于整个建筑都没有梁木,使得建筑有了更多变化的可能。
延庆观
玉皇阁第一层为方形,四坡檐顶。檐脊上有龙、凤、狮、马、鱼,它们不但代表着当时的等级制度,同时也是五行的象征。二层是八棱形的,这一层用琉璃瓦砌出的山花特别漂亮。而每个山尖均有一个龙头,龙头朝里,背上插一把剑柄。古人认为鸱吻属水,放于屋脊上能镇火灾。第三层是八角形的亭阁,亭子正南门门楣上有写着“玉皇阁”的匾额。亭子内部供奉着汉
白玉
雕玉皇大帝,由于二三层与底层之间无阶梯,体现了玉皇大帝超然的地位。
延庆观
延庆观
玉皇阁的屋顶采用的是砖砌穹顶,这种元代的穹顶在伊斯兰教建筑中用得较普遍,但在道观中用得较少。不仅是穹顶,首层四方形向八棱形的转变也是在古代建筑史上十分罕见的。
这么特别的建筑,不仅是汉蒙文化结合的产物,而且对于研究我国道教史、建筑史、艺术史以及民族关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清殿是道观中间部分第二进院落的殿阁,也是道观里面的大殿。每次想起三清殿我都会想起《西游记》里面的片段。
延庆观
下午的行程有点密集,从
延庆
观出来已经是下午一点,我要去的地方还有三个,且最终我得回到鼓楼这边的夜市觅食。如果是时间足够充裕,我可以一边步行一边感受
开封
这个古都的魅力,但这是我留在
开封
的最后一天,我只能选择打车来节省时间。没想到
开封
这边打车还挺便宜的,让我有点迷上了这种“以车代步”的方式。
繁塔
繁塔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天清寺内,又称天清寺塔。而繁塔的名字则来源于它所在的繁台。
繁塔是
开封
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
开封
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距今1000多年历史的繁塔是北宋早期六边形佛塔的典型,受它影响,周边地区出现了大批风格相似的佛塔建筑。佛塔平面为等边六角形,原有九层。元末时九层的繁塔被雷击所损,明代时仅余三层,如今遗存的繁塔依然只有下面的三层。
曾经的天清寺是北宋时期的
京都
四
大名
寺之一,如今繁塔周边的破败让人惋惜不已。
繁塔
景区内只有我一人,看来游客们并不知晓
开封
有此宝塔。
佛塔底部三层自下往上逐层收缩,但这种收缩造成的外部线条并不如
西安
小雁塔的柔和,略显生硬。第三层为平顶,清初人们在其上筑一座参照了大
塔塔
身造型的小塔。
繁塔
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