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荥阳《禹锡园》纪行阅读:1750/1
相关目的地:荥阳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6664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1/说走就走
清明节过去十多天了,天气还是不稳定,忽冷忽热的。昨天下午,妻子从岳母家回来后,我给母亲做饭的任务轻松了许多。
清晨,一如既往的漫步在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里,小路两旁,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了花的芳香,叽叽喳喳的小鸟在树枝上不停的鸣叫,给晨练的人们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走着走着,一个想法突然跳出我的脑海,去
荥阳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超短旅行——去拜谒我心目中极其敬仰的唐代政治革新家、杰出文学家——刘禹锡,以寄托我的崇敬之情。
刘禹锡虽然离我们远去已经一千多年了,但是他留下的精美华章和绝美诗句,却从未间断的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战火连天、朝代更替,还是莺歌燕舞、太平盛世。
2/帝湖的前世今生
早饭后,我带上手机和水杯就出发了。
我家距离
荥阳
《禹锡园》20公里,选择绿色出行。乘公交前去,即能欣赏沿途风光,浏览市区变化,又能闭目养神,放松心情,间或还能默诵几句唐诗宋词,品味文豪大咖推敲创作的千年佳句,回望文人墨客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亦是一种享受。
帝湖是我第一个转乘点。
说到帝湖,先看我以前散步时拍摄的几张照片(现在的帝湖因“7.20”暴雨,正在进行为期十个月的封闭施工改造)。
无论是春的垂柳依依,夏的碧云连波,还是秋的风帘翠幕,冬的白雪皑皑,四时不同的帝湖,皆是醉人的美景。
倘若燕子来时,梨花落后,约一两好友,泛一叶轻舟,游弋湖面,观高楼错落的倒影随风摇曳;看旭日东升映红整个湖面;赏华灯初上的万家灯火,岂不快哉!
郑州
市西南部的帝湖,位于金水河的上游。它北依航
海西
路,西临
桐柏
南路,南挨长江公园,东接工人路。是一处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区里难得的休闲胜地。
帝湖的原名叫金海水库。始建于1958年,由齐礼阎乡政府和
郑州
海军学校共同兴建的拥军爱民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1类水库,占地917亩,设计总库容420万立方米。水库竣工后,取金水河和海军学校的第一个字,命名该水库,从此,金海水库亮相
郑州
,“金海”二字也伴随着
郑州
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1976年2月,
郑州
市郊区以金海水库为中心成立了金海人民公社。1981年12月,
郑州
市成立了金海区人民政府。1987年3月,
郑州
市区划调整,撤销了金海区,金海区做为一级区政府,在
郑州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仅存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2005年,
布瑞
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号称要开发兴建3110亩的超
大社
区,因帝湖花园东王府2号楼、5号楼占压金水河规划河道控制线,于2008年2月25日被爆破拆除而轰动一时。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金海水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帝湖”好像一夜之间就踏进了大众视野。
3/路过“欧丽”
从帝湖乘坐B1路BRT,沿
桐柏
南路向北,到航
海西
路,再向西行驶一百多米,有一座六层大楼,矗立在航
海西
路的北面。只见十四个金黄色大字《
郑州
欧丽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横书在大门中央,熠熠闪光。
航
海西
路20号,一个普普通通的街道门牌号,但是对于上一点年纪的
郑州
人来说,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却是人们难以忘记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为“欧丽音响”的火爆,工厂门前经常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相当的热闹。“欧丽音响”就是从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走出
郑州
、唱响
河南
、红遍大
江南
北的,甚至在前苏联和
东欧
各国也风靡一时。当时谁家要是有一台“欧丽”牌双卡收录机,那是很自豪的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当年该厂生产的小功率短波电台,产销量连续多年一直占据全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
《欧丽集团》的前身是国营《四0五七厂》。三线建设时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第四机械工业部下文,决定在
河南
叶县
建立部属军工无线电通讯整机工厂,主要生产短波电台和配套的半导体器件。厂名代号:国营《四0五七厂》。第二厂名:国营红光机械厂。
该厂建成于1971年底,1975年2月,开始全面投入量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5年9月,国务院三线办同意将《四0五七厂》迁建
郑州
并划归
郑州
市管理。1994年以国营《四0五七厂》生产经营资产为主体,吸收全体职工入股,成立了《
郑州
欧丽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的《欧丽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智能燃气表、人防警报系统、农业植保机械产品和HID光电系列产品等四大主导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33368万元,员工一千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三百余人,在
郑州
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了新的生产车间。
我之所以关注《欧丽》,不是因为《四零五七厂》的欧丽音响,也不是《欧丽集团》五十多年的变迁史,而是我的接兵排长回到地方工作以后,经常从
渭南
来《四0五七厂》出差。后来,听他多次谈起当年出差的往事,使我对该厂产生了了解的兴趣。
2020年6月,我们几位战友自驾
西藏
行的返回途中,专程赶到
渭南
看望老排长,把酒言欢诉衷肠,畅谈友情忆
和田
。这在我的《
西藏
行记事》里有记载。
正因为这个原因,有时乘公交车路过这里,每每看到《欧丽集团》的几个大字,脑海里就会涌现出很多很久以前的画面:有在
三门峡
下
交口
火车站第一次偶遇老排长的场景;有在
昆仑山
下我们自己开垦的稻田地里插秧放水的情景;也有在军营中为迎接上级检查工作,抹水沟擦玻璃的劳动场面;还有在
和田
军分区球场为我们的篮球队呐喊助威的画面等等,这些画面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其实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4/祭拜刘梦得
秦岭路与建设路交叉口
西北
角,第二个转乘点。
坐上从国棉六厂开往上街新汽车站的郑上1路区间车,穿过西流湖公园,走走停停,等待散客。我的印象中有一站至少停了一刻钟,上来了四名乘客。然后一路向西,途经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以前叫一五三医院,跨过西四环,出三十里铺村,便进入了
荥阳
地界。
郑氏三公
驶过荥泽大道和正在扩建的棋源路,在三公路口下车后,穿过郑上路和310国道,向东,再向南,终于来到了《禹锡园》的东门。
禹锡园
眼前恢宏的气势,完全超乎我的想象。进入开放型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巨龙雕塑,横卧在偌大的广场南端,门的右侧是著名诗人王怀让书写的长诗《
荥阳
行》,左侧是《禹锡园》全景图和简介。大概扫了一眼,便沿着广场的巨龙雕塑,走向龙首,拾级而上,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刘禹锡墓地,站在刘禹锡墓的碑石前,深深的行了三个大礼,虔诚的祭拜了一代诗豪——刘梦得,然后缓缓的绕墓地一周。一个伟大的灵魂已经在这里寂静的长眠了1181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
人,出生在
嘉禾
(今
浙江
嘉兴
)。中、晚唐著名文学家。贞元进士,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员)。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贬谪,先后在朗州、
连州
、夔(kui)州、和州、
苏州
、
汝州
、同州等多地任州刺史(即当地政府一把手)。842年逝世于
洛阳
,终年71岁。其子刘惠将其安葬于
荥阳
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原。
5/ 禹锡园
刘禹锡墓距310国道约70米,坐北朝南,呈圆形,高约7米5,周长约20米。过去的坟茔只是一座土冢,荒草连连,土尘飞扬,凄凄凉凉,独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