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郑州 | 遇见烩面、烤鸭与胡辣汤——河南觅食之旅阅读:1.4w/10
相关目的地:郑州
出发时间:2023-11-16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2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7701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走进中原———
郑州
,
河南
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
九州
之中。
商都
,烩面,嵩山,少林寺……
郑州
有着很多游客印象。
如果不是乌航随心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去
河南
。
托了随心飞的福,我总算把这次的
河南
行计划落实到位啦~
就这样,我带着小王,小王带着相机,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打卡两大古都的历史文化景点与美食
落地
郑州
后,我们租了台车开始了自驾游
郑州
、
洛阳
双城之旅
由于篇幅问题,这次就将
郑州
与
洛阳
两座城市分开写了。
走吧,一起到
河南
吃碗烩面,再喝碗胡辣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河南 | 河南省博物院
认识一个省或者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逛一圈它的博物馆
这次我们去的是期待已久的
河南
省博~~
ps:去博物馆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预约,在微信公众号上就能预约,进馆参观要刷身份证,没有预约不给进的
创建于1927年的
河南
博物院,馆藏丰富,是
中国
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之一。
基本陈列位于主展馆1、2、3层,共分10个展厅,由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七部分组成,围绕各个历史时期中原都城文化以及都城中的人文生活进行解读。
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展示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
如果想完全了解展馆内的重要展品,个人建议还是请讲解,或者租个讲解器,但是讲解器肯定没有讲解员讲解的全面,实在不行可以去蹭一些团队的导游讲解,如果不租讲解器也不请讲解,进来逛一遍出去之后也是一头雾水,啥也看不懂。
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出土于
河南
省
舞阳
县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用鹤类尺骨制成 ,是
中国
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
贾湖骨笛的发现也将
中国
音乐文明起源的时间,从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杜岭方鼎,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
中国
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于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杜岭方鼎,它让
郑州
商城,一座商代早期的普
通城
市遗址,一跃而成为“
中国
八大古都”之一,挺进
中国
大古都俱乐部。
“杜岭一号”现存
中国
国家博物馆;“杜岭二号”被
河南
博物院收藏。
秦汉时期是灯具发展的又一高峰,尤其是受到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的影响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灯具成了随葬品种的常见之物。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考古人员在
三门峡
市上村岭一带先后进行了四次钻探和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质量之好、制作之精、为西周考古中所罕见。据考证其中M2001号墓的墓主人为虢国君主“虢季”,随葬各类器物约五千二百九十三件,其中玉器九百六十七件(颗)。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墓主人胸前的这件大型的七璜联珠组玉佩,整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让人赞叹不已,使人不难想像墓主人生前佩戴时的轩昂气度和雍容仪态,也是虢国君主虢季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
全身锈迹斑斑,跟“刀光剑影”一词毫不沾边,却是“中华第一剑”,它的发现将我国人工冶铁史提前了近两个世纪。
这柄短剑的名字叫“玉柄铁剑”,是西周晚期的文物, 1990年出土于
河南
省
三门峡
市的虢季墓。虢季是西周晚期某一代虢国国君,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莲鹤方壶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接近于以晋地器物为代表的中原色调,又有接近于楚地器物的飘逸风韵。
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四神云气图壁画,从这儿走过时,还以为是一块“挂毯”。岂料,它是2000多年前画在西汉梁王刘买墓室主室里的壁画,也是
中国
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唐代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富足,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大量唐代的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等真实反映了气度雍容的唐人生活。
武曌(zhao)金简,这件看似平常的文物却与历史上鼎鼎
大名
的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武则天的乾陵至今仍未打开,所以它是现存唯一的属于武则天的文物。
金简的正面錾刻有63个用楷体书写的字,内容是“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落款是“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第一个“上”字应该指的是“大周国主武曌”,大周应当是武则天称帝以后所用的国号。公元690年,武则天在
洛阳
称帝,宣布改唐为周,称自己为圣神皇帝,改元叫天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然后废皇帝李旦为皇嗣,改大唐的宗庙为武德庙。这里的“曌”字是武则天新造的字,是她给自己取的名字,“曌”字的意思是日月当空,光照万物。后面的文字是武则天所说的话,“小使臣胡超”是代为投简人。“好乐真道,长生神仙”的意思是,武则天喜欢道家的法术,相信长命百岁,“中岳嵩高山门”应该指的是通向神界的门。“三官九府”是指神仙各界,“除武曌罪名”中的“罪名”,指的是道教认为人的一切灾祸、病恶都是由于人的原罪造成的,只有除掉了这些原罪,人才能够长生不老。时间标注为“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指的是公元700年的七月初七,武则天派一个叫胡超的人来到嵩山的峻极峰上,为武则天祈福。
金简铭刻的,不只是武则天的内心世界,更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心路历程。
河南
省博真的好好逛,好多个展厅,一晃逛了两小时,逛久了好累。
逛到二楼看到有个餐厅,有各种小吃,还有限量的提拉米苏杯,马上过去买买买。
超喜欢提拉米苏,在博物院吃着蛋糕,总觉得有种穿越感。
吃完了杯子可以洗干净带回家,准备种个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