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份“惬意”尚未读取——发件人:山东日照阅读:1074/3
相关目的地:日照
出发时间:2023-05-28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0976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日照
绝对是一个来之前“无感”,来之后“温暖”的城市。
最早计划海边短途度假时,
日照
就是摇骰子选出的目的地。回家之后回想起来,游览过
中国
数十个城市里,
日照
绝对是最令我回味的城市之一了。
或许真的是这次度假太过幸运了,天气、温度、景色、环境、还有在
日照
遇到的各种陌生人,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周五早
北京
南站的高铁,四小时出头的车程,一家三口,没定行程,箱子里塞满了挖沙子玩具。就这么出发了。
话说到
日照
就出情况了,打网约车从火车站到酒店,一路上司机很热情的介绍
日照
的风土人情、赶海攻略等。我光想着沙滩上能不能看见美女呢,结果把电脑忘在出租上了。立刻联系司机师傅,大哥都拉上第二单了,愣是带着乘客把电脑送了回来!全程压根儿没提过误工费啊油费啥的,这份直爽,让我瞬间对
日照
提升了好感!
当然,给人添了麻烦,咱也不能耽误人家挣钱。赶紧攥手里一百块钱,趁着司机大哥走的时候硬塞进车里,一番推辞之后反而像我表示了感谢。
第一站必须是吃啊,巧克力海鲜馆是当地的网红餐厅,对于我这种吃饭等同于进食的人来说,这些东
西和
方便面没啥本质区别...........说是网红餐厅,但菜品其实非常接地气。这么一大锅蒸汽海鲜,还有凉菜和汤啥的,才150.。
封海原因,缺少了皮皮虾等部分海鲜,这一大盆是真吃不了。
生蚝上边附着小生蚝,媳妇开玩笑说小的也能吃,就是不好撬。结果边上服务员听见了,抄起刀子挨着个的给小生蚝撬开了。
我们一个劲儿的劝,只是自言自语开个玩笑,不必当真,那服务员听了以后撬的更带劲了,咔咔咔都不带停的.......
这的人真的这么热情啊........
说到道热情,必须插说个题外话。发一个电影剧照《
日照
好人》。故事就是
日照
的几位农民大叔,在08年
汶川
地震后,几个人开上三蹦子,带着几千元捐款和100斤
山东
煎饼,直奔灾区参与救援的感人故事。据说这台车现在被
汶川
的地震纪念馆收为藏品,而且定性为国家一级文物。
有兴趣的建议看一看,个人感觉侧面提升了
日照
老乡的淳朴形象
作为海滨旅游城市,
日照
的景观线是可圈可点的。
比如
万平口的海滨风景区,沿海岸线数公里,行车道距离海边都有一二百米的距离,在这其中做的是公园式景观植被,穿插着自行车休闲路和行人步道,连接了数公里的多个海滨浴场和景点。停车场、厕所、小卖部也间隔设置。
可以说这种城市规划成本很高,但是非常讨喜。
6月初的海水还是稍凉的,游泳是不可能的了,看“人文景观”的梦想也落空了,黄海的水看起来要清澈一些。
地图显示此地是个赶海公园,可是除了200米开外的那个小亭子,周边看不到一处礁石。
沙滩上几乎没有人,唯一能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就是一个接一个打在腿上的海浪。
黄昏的
日照
,太阳落下之后,六月的
日照
居然有些小小的寒意。穿着短袖,踩了海水,中午还吃了一堆海鲜,此刻小凉风一吹............嘿你还别说,走路要不是稳当点,那都忍不住了........
本地网红的东夷小镇,刚到这里还一度怀疑走错了,
小卖部的大妈笑盈盈的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似乎并不担心收入问题。
后来才知道是来早了........
晚霞之下,这个城市显得特别“温和”,耳边极少出现喇叭声、喧嚣声。坐出租时司机大哥还聊起了
大城
市的生活,干什么都要“急”,感觉很难受。
直到目前,在这里遇见的每个人,从行为举止上都让你感受“慵懒”
慢下来,多看看身边的人和物,其实会发现很多美好的景色。
都说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
北京
叫南锣鼓巷、
成都
叫宽窄巷、
上海
叫
南京
路.........
日照
就是这里了,各种大鱿鱼、炒酸奶、螺蛳粉、烤肠.........空气中混杂着各种中西方美食的味道
味道一般,但价格也不贵,说得更直白一点,这里的“刀”,不快......
网约车的价格甚是惊喜,海边转悠,出门就打车,基本七八块钱或十几块钱,车子来的也很快。关键是几次遇见的司机大哥都很热情,不断介绍风土人情,介绍避坑景点,并且对我们表示欢迎。每一次打车都会对
日照
默默的加上一分。
来
日照
行程仓促没有做任何攻略,只听说任家台赶海公园能捞到海星,简单对照了一下潮汐时间,就出发了。
没有任何修饰的照片才是最真实的照片。远处的海水随着云彩飘过,一会是蓝色,一会是绿色。如果站住不动呆呆望向一处:风景画.GIF....
岩石上覆盖满了生蚝.....牡蛎.....要是带一个卡式炉过来,直接生蚝自助管饱,还能打包带走的那种。
不大的礁石摊上,人们三两成群,拿着各种工具凿来凿去,远处望去犹如开矿淘金。
一些石头被来回扒拉,嘴里嘟囔着“上一波人一定没发现”,然后失望走开。走近了看其他游客的小桶,基本都是水草
出生就是“旱鸭子”城市,小时候洗脚水放多点都会被说浪费。别说命里缺水了,从基因里就缺水.......
来的路上问出租司机,你们吃生的生蚝么。大哥的眼神已经说明一切:你们内陆城市的人都这么糟蹋自己么..........
全副武装,就差头皮上再套个秋裤了........也学着别人蹲在那来回凿,看着很专业,其实凿的都是抠石头
偶然凿开了一个牡蛎,跑出一只螃蟹,“红色”的螃蟹见得多了,这能跑的还是第一次见.......
牡蛎之中,其实藏着大量的螃蟹,随便敲敲就能抓好多。
要不说来的是时候呢,白天温度26摄氏度,阳光很足但是不热,再加
上海
风的陪伴,鼻尖总是伴随着淡淡的海水腥气,蹲在水边陪孩子玩久了,脖子上依旧不会黏黏的。
无论温度还是湿度。此刻的
日照
,真好。
指甲盖大小的螃蟹,一会能抓好多。可以说人生的第一次赶海还是收获不小的,虽然此次捕捞的产值没过亿,但也知足了。
撤退之前把小螃蟹放归大海,为了度假,咱没必要把螃蟹家族的老巢连锅端了嘛。
小螃蟹:你玩我呐!?
展示一下孩子的装备,涉水裤、鬼子帽、防刺小手套。药药切克闹,出门一整套。塑料铲子没有用,一铲就弯很暴躁。小铁铲子必需品,使用起来很抗造。
孩子是很机灵的,发现铁铲子才是“工具“,塑料铲子只是玩具。各种上蹿下跳跟到了猴山似的,最后无奈我用塑料玩具铲。
看到这个真的感叹
山东
人够实在,这要是跟咱这,街边五块一根的烤肠,你要是敢问人家是不是淀粉肠,人家恨不得拿竹签子把你的肠卷出来.........
这位摊主大哥,直截了当,没有套路,咱这就是淀粉肠,别拽那虚的。挺好!
午饭时间到,看这里的螃蟹屁股上都挂着一大坨黄黄的,好奇买了一只尝尝。
密密麻麻的原来是螃蟹籽。那口感真是............
这么说吧,海绵吃过吧,没吃过的可以去尝尝。就跟那玩意一个嚼劲儿。
螃蟹籽附着在一根骨头上,除了有些腥味似乎没啥别的味道。嚼起来牙齿间发出斯拉斯拉的声音,真心吃不惯......
后来查百度才知道,这种螃蟹近似于“坐月子”阶段被捕捞,说真的看到这里我是真心不忍再吃了。
对于孩子来说,沙子是最初级也是最天然的玩具了。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村口谁家盖房用的沙子堆,不一会儿总能有一帮孩子在哪找“胶泥”,或者挖地道。
城市化进程太快,现在城里孩子想玩沙子,还得去商场里花一百块钱,才能进到猪圈大小的围栏里,玩一玩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