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泰山自由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阅读:772/5
相关目的地:泰安
出发时间:2021-06-20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2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50826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接上篇。
从红门路往北走,到泰
山南
门前广场,等待住同一个青旅的驴友一起爬山。
原本头天晚上,与他约定一起先去岱庙,再爬山,然而第二天早上这位驴友说不去岱庙了,直接去爬山,因此我就只能独自去逛岱庙了。
等我游完岱庙,在去红门的路上微信他,是不是已经到了半山腰了。
结果他告诉我他还没到山下,因为他坐公交坐反方向了
。
于是我就跟他商量,我到山下广场等他,一起爬山。
说实在的,一个人闷头爬山会感觉要累一些,两个人说说笑笑聊聊天,就不会觉得那么无聊那么累,也可以相互拍拍照片。这也是我这次
山东
游中唯一一次与人结伴同行,其他行程都是自己一个人走完的。
天烛峰
这次登泰山全程爬山,没有乘坐缆车。
这篇游记分成四个部分,上山景观、山顶景观、日出日落、下山景观。
1.上山景观
与驴友汇合后,跟着人群就开始爬山了。
进山门的安检是很严格的,最主要是检查火种,不允许将火种带进景区,这就导致很多烟民比较难受了,路上见到很多人只有烟,没有火,那种痛苦是比较难受的
,总的来说,
山东
很多景区对火源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这是做的很好的了。
红门宫
泰山的名气太大,不需要百度,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直接爬山吧,不啰嗦了。
红门,是登泰山最经典线路的起点,全程约9公里,一路上人文景观最为引人注目,自然景观也是不错。
红门是一座跨道门楼式建筑,通体红漆,好不惹眼。红门宫位于路的西侧,据说这里因为有两块红色如玉的石头,形似门扉,所以才冠以红门之称。
万仙楼
经过红门,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万仙楼。万仙楼又叫望仙楼,也是一座跨道式阁楼建筑,清代建筑风格,阁楼供奉泰山奶奶碧霞元君。
万仙楼的跨道门不开,游客可以从万仙楼的东侧楼梯拾级而上二楼。楼梯的再东侧就是泰山景区检票口,所有上山游客经此处检票和过安检登山。
继续往上走,可以到达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路上发现一个现象,游客上山的不多,但是下山的却是络绎不绝。我跟驴友推测,这些人应该是昨天上山,今天早上下山二来吧。
泰山
虫二石碑,意思是风月无边,古人游泰山见泰山风景迤逦,秀丽多姿,想用风月无边来表达对泰山的赞美,但是风月二字在古代又显得不够文雅,于是便去掉风月的边,使其成了“虫二”二字,但代表的意思就是风月无边,这样写更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
斗母宫
接着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斗母宫。
斗母宫位于道路的东侧,供奉斗母元君,道教说他是
北斗
众星的母亲。斗母宫分南、中、北三座院落,中院西面有一侧门通往盘山路。
传说当年斗母宫的尼姑不守佛规,闹出绯闻,常为人所唾弃。清朝
济南
才子刘廷桂登泰山,经过斗母宫,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二字,隐晦地辱骂尼姑只会搞风花雪月之事。据传刘廷桂还送尼姑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将“恩”、“爱”两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爱无心”之义,也是在骂尼姑的水性杨花,无德无良。
泰山风景名胜区-元君殿
继续往上走,经过元君殿。
元君殿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其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泰山风景名胜区-元君殿
因碧霞元君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
继续往前走,到一个便利店处,路东边有一个岔路口,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通往经石峪。峪中有缓坡 石坪,上刻隶书 《金刚经》,俗称晒经石。
经石峪
经石峪,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共刻金刚经15分目,44行,每行最多到125个字,合计2799个字。经刻历千余年 风雨剥蚀、山洪冲击、游人践踏、捶拓无度,已残泐磨灭过半。
按原路返回盘山道路之上,继续爬山,经过碧霞灵应宫。灵应宫,是泰山奶奶的下庙,又叫天仙祠。相传每年春节前泰山老奶奶都要下山买东西,若买到谁家的东西,谁家在这一年就会发财兴旺,老奶奶下山就住在这里。
碧霞灵应宫
泰山灵应宫南北长约150多米,是泰山下三庙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
继续往山上走,经过总理奉安纪念碑。此碑于1929年,
山东
人民为纪念孙
中山
灵柩移葬
南京
而建。
总理奉安纪念碑
纪念碑形制寓意为:圆台基上的十二角代表国民党党徽;五棱形碑体代表孙
中山
制定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的五权宪法;三棱形碑首象征孙
中山
倡导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继续爬山,走着走着,看到有一颗巨大的树杆横卧在路上,游客只能从树下穿行而过。这个景点叫做四槐树。
四槐树
据说这棵槐树是当年程咬金种植的,距今一千多年。程咬金当年再次种植了不少槐树,可现在仅存四棵,所以叫做四槐树。拦路的这棵是1978年,经风雨侵蚀倒下的。穿过树下往上走,到达壶天阁。
壶天阁,明嘉靖年间叫升仙阁,直到乾隆十二年拓建时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现在这座壶天阁于1978年重建,它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建筑,拱门顶“壶天阁”是当年乾隆赐书。
壶天阁
看壶天阁拱门的那副对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按海拔高度来算,这里正是泰山高度的一半。
壶天阁外墙壁有两株柏树,从墙壁里长出来,分列两边,盘旋而上成东西对峙的格局,宛如守护山门的雷祖、真武二位将军,堪称奇景。
在此休息一下,此处之前的路边商店老冰棍价格合理,居然还是一块钱一根,之后就成三块五块了。我们吃了老冰棍,黄瓜来解渴解暑。
往前走就是回马岭了。其名字的由来,一说与宋真宗赵恒有关,当年赵恒登泰山封禅,在此处回马,所以得名。
回马岭
还有的说与乾隆有关。据说乾隆年轻时心高气傲,好大喜功。一次乾隆登泰山,给沿路的难民每人一枚铜钱,带来的钱都用完了,命人取来也发完了,可是难民还是很多,没完没了,没办法只能回马转身。乾隆下山后,认为事有蹊跷,命人回来视察,可见到的是路上没有一个人,而路边的草上都顶着一枚铜钱。原来是泰山奶奶想告诫乾隆,一山还比一山高,自此乾隆皇帝回去后勤勉执政。
泰山
不管事实如何,从这里开始,盘山之路就开始崎岖难行了,不过我一不骑马,二不撒钱,所以这倒是难不倒我,并且此时我也没有大意,从包里拿出了登山杖,做好了迎接困难的挑战。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观音殿。
泰山
在泰山供奉观音是比较少见的,这是我唯一看到的一座,不知道是我忽略了,还是只有这一座。观音殿的边上有药王殿和财神殿。继续爬山,经过一座横跨在悬崖间的步天桥,就要到中天门了。
中天门
到中天门,可以说是走完了山路的一半了,不过前一半路程相对平坦,后半程就难爬了,特别是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十八盘。站在中天门的平台上,远远看去,可以看到南天门下面的十八盘,陡峭的如登天之梯,我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一定要登上去,同时心中也在希望自己能顺利地登上山巅。
跟驴友在此休息了一阵,我们补充了水,吃了西瓜,吹着凉风,休息足够了就继续登山。因为今天的任务就是上山,晚上到山上住,所以我跟他一路上慢慢悠悠地爬山,休息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因此两人都没有感觉到累。
斩云剑
中天门有缆车可以坐到南天门。
我们依然步行,经过斩云剑。斩云剑是一块挺立的巨石,似剑凌空,上刻“斩云剑”。由于此处是谷口,云雨变幻莫测,泰山主峰的寒云顺谷而下时与暖云相遇即化为雨,好似这把巨剑将寒云斩成了雨一般,因此而得名。
继续前行,经过云步桥。云步桥的东边桥头有一座全部石质的亭子,名叫观瀑亭,坐在亭子的石阶上可以欣赏云步桥北岸的飞瀑流水。观瀑亭上有许多石刻,瀑布周围的石刻也是众多,大大小小,字体各异。
跨过云步桥,继续往前,就来到了飞来石。
飞来石是一块巨大岩石,立于岩壁,危如累卵,似掉不掉,上书“飞来石”三字。据说,宋真宗带文武百官来泰山祭祀,一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泰山神黄飞虎见此人心不诚,不想让他上山,便甩袖抛出一块巨石朝宋真宗等人飞来,把宋真宗等人吓得屁滚尿流。巨石飞到宋真宗面前突然停止了,靠在山崖之上,摇摇欲坠。这时大臣王钦跑过来里面对宋真宗拍马屁,陛下莫怕,这是元君派过来接驾的。宋真宗一看巨石,果真如一个士兵,对宋真宗弯腰顺从一般。宋真宗顿时高兴极了,认为自己的诚心感动了碧霞元君。后来别人把这块巨石叫做飞来石,或者接驾石。
继续往前,五大夫松牌坊就立在飞来石的前面一丢丢。
五大夫松
传说,秦始皇登泰山时,中途遇到下大雨,躲避在路边的一棵松树下,秦始皇因感念
大树
避雨有功,便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其实五大夫松只有一棵树,后人理解以为是五棵树,便在此处多种了几棵树,补足五棵树。
朝阳洞
朝阳
洞,又叫迎阳洞,东口不大,但洞深却大,可容20余人。洞外宽敞,古松挺秀,东临绝涧。
东北
绝壁上刻清乾隆《
朝阳
洞诗》,碑高20米,宽9米,字大1米见方,名“万丈碑”,亦称“清摩崖”。洞内供奉碧霞元君。
经过
朝阳
洞,便到了对松山牌坊。
站在对松山牌坊前,之见
双峰
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
李白有“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的诗句。乾隆则称“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
谷口有“松门”、“松云绝壁”、 “举足腾云”及“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诸石刻。
谷内有“雄山胜景”、“苍松翠霭”题刻。
西崖有线刻画:一只粗壮有力的拳头将披发山鬼打翻在地,上题“永居九幽”。
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