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山、近海、听历史!山东龙口三日深度游阅读:3w/7
相关目的地:龙口
出发时间:2021-05-10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2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61320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写在最前面
这次来到
山东
龙口
,很多朋友听到以后,都会说一句:
龙口
粉丝的
龙口
?
没错,在我的生活的
江苏
,对
山东
龙口
的印象大多数源于
龙口
粉丝,其他得知之甚少。
来之前我也不例外!所以第一次来到这座滨
海城
市也很好奇,
不过经过三天旅行,我对
山东
龙口
的印象变了!
这里有着优质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天生就是一座绝佳的旅游城市呀!
龙口
古为
青州
夷,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秦始皇始于境内置黄县,东汉时期黄县仍隶于东莱郡。
而我最喜欢的三国东吴集团,账下第一武将太史慈也正是东莱人。
他
北海
救孔融、酣斗小霸王,喊出“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可见
龙口
自古人杰地灵,那我接下来就把我三日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
参考行程安排
DAY1:抵达
龙口
,喜相逢膳庄(午餐),南山旅游度假区,南山国际会议中心(晚餐、住宿);
DAY2:
龙口
港,嘉宴(午餐),西河阳村,丁氏故宅,夜市,海湾大酒店(住宿);
DAY3:下丁家,返程。
龙口码头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家里老一辈那里听过:走西口、闯
关东
或者下南洋?这三大移民潮是国内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我之前看过《闯
关东
》的同名电视剧,印象还蛮深刻的。这次来到
山东
龙口
,算是近距离地接触了一回“闯
关东
”。
为什么这么说?闯
关东
简单地说,是在明清到民国期间,以
山东
、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因为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开
始兴
起了“闯
关东
”,也就是这些地方的百姓开始闯入
东北
,数量和规模都是历史最高。而始建于1914年的
烟台
龙口
码头,便是
山东
人“闯
关东
”的启航港。从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设立
烟台
东海
关
龙口
分关开始,80多年间,通过这里的国内首座钢筋混凝土栈桥码头,把一批批
山东
乡亲渡海送至
东北
,每年多达十多万人次,累计800多万人次。
如今的
龙口
港是渤
海南
岸最大的开放商港、规模居全国地方港口之首。1984年就被列为一类港口对外开放;2017年吞吐量实现8052万吨。单从这一数据上看就是一座了不起的码头。但我个人觉得龙港码头更重要的还是它承载了“闯
关东
”的人文意义。
这次来到老的
龙口
码头,显得十分静谧,这里已经没有了旅客的喧嚣,这块地方也失去了运输的作用。而那一座走过了百万、千万甚至更多人的混凝土栈桥却因为年久失修,变成了断壁残垣,被保护了起来。
这些断壁残垣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来到
龙口
码头也不单单只能看到这些,有更多的
龙口
港资料和信息都可以在码头的
龙口
港展览馆里了解到。这里的资料很全,图文并茂,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到
龙口
港。比较遗憾的是
龙口
港不可以航拍,本来想着可以航拍出更震撼的场景,被景区人员告知不可以飞航拍器。
丁氏故宅
“黄县房、
栖霞
粮、
蓬莱
净出好姑娘”,在胶东半岛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其中黄县房可以说是
山东
龙口
历史人文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又以丁氏故宅(有名丁氏庄园)和西河阳村古村落为代表。
更为出名一些的丁氏庄园位于东莱街137号。现存房舍约243间,建筑群分若干个大院,每个大院又由若干个四合院组成。据讲解员介绍,这是
中国
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之一。在丁家的鼎盛时期,该家族宅第多达3400余间,遍及大部分黄县城区。现在的这个景区这里只是当年丁氏故宅的一小部分。它是丁氏家族八大支系中的“西悦来”一支遗存下来的部分宅居,不足其原有整体规模的十分之一。
丁氏家族为何如此出众?因其当年为当铺世家,当铺、钱庄遍及全国11个省市,资产折合
白银
5400万两,相传等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因此也得了个“丁百万”的称号,当时为
山东
首富。同时丁氏家族“以学入仕,以仕保商,以商养学”。将官、商、儒三者做到有机结合,因而得以长盛不衰。先后有27人考中举人、进士。五品官衔以上者达149人。
我在丁氏庄园里听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丁家的后人现在怎么样了?看来大家都比较关心富可敌国的丁家如今守得了多少财富?讲解员是这么说的:如今丁家的后人遍布世界各地,并不是像旧社会一样有个家族体系团结在一起,丁家后人都好着呢。
西河阳村
另一处“黄县房”的代表西河阳村也是一座历史辉煌,人杰地灵的古村。当胶东大多数农民农耕时期,西河阳就出现很多优秀的商业精英,可见
龙口
人经商的天赋之高。因为经商的人多,西河阳也是十分富有的。其中就有“城里有丁家,乡下有西河阳”的说法。如今的西河阳保存完好的哈瓦房200多处,最小的历史也在100年以上。只不过这次来到西河阳的时候,村里正在进行水管改造修路,主要参观了一些展览馆,并且听了村中大槐树的故事。
来之前原以为西河阳村是一个商业化很完善的古村才对。没想到来到这里,发现并不是和我想的一样。在村口遇见一个摆摊卖麻花的,还有海鲜口味的豆腐脑,价格那叫一个便宜,用料那叫一个实在。刚出锅的麻花很快就可以卖光了。这个小摊也是我在西河阳村看见的唯一的“商业”了。
西河阳村的老房子集合了砖雕、木雕、石雕于一身,沿袭了西周以来的前堂后室多重庭院的建制,在居住上讲究尊祖敬宗、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有异。呈中轴对称型,院内套院,门内有门,结合即是整体,分开也独立成章。为了给游客更好地展现,西河阳村也开辟了几座老房子作为展馆,但房子本身也算作一件精美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