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河山(一) | 烟台,你从来都不是谁的平替(三日全城十大美景行摄攻略)阅读:1w/8
相关目的地:烟台
出发时间:2023-09-28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2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40116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每每提到
中国
北方的“滨
海城
市”,“
青岛
”或是“
大连
”的名字,总能第一时间就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烟台
”则显得既熟悉又陌生。随着近几年国内旅行线路的大热,
烟台
又被冠以“
青岛
平替”的头衔,显然这并不公平。
滨海中路
秦皇来此寻仙药,汉武到此求长生。这里是海上
丝绸之路
的首航地,是“
山东
红富士”和“张裕解百纳”的故乡,
烟台
值得拥有自己姓名。
养马岛
九月末的
烟台
,夏日未尽,秋风渐起,最是明媚和煦。赶在“十一黄金周”前错峰来看海,绝对是个明智之举。我曾想象过她的样子:沙滩和海浪簇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车水马龙……直到我见到她,绵延的城市沙滩沿着滨海路一路向南,仿佛没有尽头,大海是如此贴近这里的生活,所谓海天一色,却如此唾手可得。
三仙山
摄影点1:蓬莱阁 | 蓬莱有仙山,且做几日仙
背倚昆嵛,揽旭日以临叠翠。步跨黄渤,怀明月而渺沧溟。
烟台
古属莱国地,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成为东方海上
丝绸之路
的起点,秦朝时徐福在此东渡扶桑。自唐初始为古登州所辖,明朝为防倭寇侵扰设奇山守御所,并筑“狼
烟台
”,
烟台
由此而得名。
蓬莱阁
即便从未抵达
烟台
,你却一定听过“
蓬莱
”的盛名。
蓬莱
古称“登州”,东靠
烟台
,南接
青岛
,北与
天津
、
大连
及
朝鲜半岛
隔海相望。 “世外仙境云缥缈,玄门正宗有
蓬莱
”,一直以来人们始终愿意相信,在那片蔚蓝的大海上,一定漂浮着几座仙山。腾云驾雾,琼楼玉宇,日日夜夜 ,仙乐飘飘...... “
蓬莱
阁”自然地成为我“海上寻仙”之旅的第一站。
蓬莱阁
登临
蓬莱
阁,最美的线路是沿着沙滩缓步而行。海风轻拂过松软的沙滩,脚印深深浅浅,迎着清晨温柔的阳光抬眸远望,伸入海中的丹崖山徐徐地出现在眼前,那蜿蜒的城墙包裹着的,便是“
蓬莱
阁”。
蓬莱阁
蓬莱
阁,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代屡加修葺,没有经过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而闻名四海,自古有“人间仙境”之美誉。它与
湖南
岳阳
楼、
江西
滕王阁、
湖北
黄鹤楼并称“
中国
四
大名
楼”。
蓬莱阁
蓬莱
阁是由白云宫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
蓬莱
阁主体建筑、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楼阁、亭坊组成的建筑体,统称为
蓬莱
阁。
蓬莱阁
沿山势拾级而上,穿堂过寺,可以欣赏始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亭台楼阁,庙宇殿堂。不必纠结于游览线路和导游问题,作为
烟台
最热门的景区,几乎在每一处景点,都可以蹭到旅行团的解说。
蓬莱阁
蓬莱
阁主体建筑位于建筑群后部居中,坐北朝南,为双层木结构楼阁,重檐八角,阁上四周环以朱赤明廊,自古便是观赏“海市蜃楼”奇观的最佳处所。
蓬莱阁
阁东有道路联结偏房及登阁石阶;阁西侧有避风亭,又名海市;阁东侧建有卧碑亭和苏公祠;苏公祠东有宾日楼、普照楼和观澜亭;阁后有仙人桥,传为八仙过海处。
蓬莱阁
沿石阶向上,来到阁东的滨海长廊。这里有欣赏
蓬莱
美景最壮丽的角度,我最喜欢远端的“普照楼”。它旧时为夜间行船导航用的标灯,于此处凭栏观海,一望无际,值秋高气爽之夜,可见
蓬莱
十景之“晚潮新月”。
蓬莱阁
自古无数文人骚客登临
蓬莱
阁而文思泉涌,用生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奇幻的“
蓬莱
十景”。诗曰:跨海空蒙驾五城,依稀冠盖递将迎;当年若使秦皇见,不遣徐生海峤行。诗人以波澜壮阔的笔触描写了
蓬莱
十景之一“神山现市”(即海市蜃楼)的美妙奇观。
蓬莱阁
王勃在《滕王阁》中这样描述
蓬莱
十景之“仙阁凌空”:嵯峨丹阁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万里夜看
阳谷
日,一帘晴卷海天霞。他眼中的
蓬莱
阁,雄踞丹崖山绝壁,倒挂于碧波之上,海雾弥漫,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之境。
蓬莱阁
蓬莱
十景之“万里澄波”指的是海中潮小流静,恰值日丽风和,
蓬莱
阁下便是一望无边的“镜儿海”。诗曰:淼淼无垠天宇宽,涟漪不动碧光寒;难凭一叶云中度,止有三山镜里看。
蓬莱阁
苏轼述登州所见有“宾出日于丽谯,山川炳焕”的名句,描绘了
蓬莱
阁海上日出的壮丽,即
蓬莱
十景之“日出扶桑”。据说在
蓬莱
阁观日出是一种绝美的享受。日出前,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浮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
蓬莱阁
除了缥缈的空中楼阁,题记碑刻也是
蓬莱
阁重要的文化要素之一。这里保存有历代碑刻、匾额共200余方,主要有铁保“
蓬莱
阁”字匾、苏轼卧碑、苏帖刻石、陈抟“福”和“寿”字碑、吕洞宾“寿”字碑、施闰章《观海市》诗手迹刻石、阮元“三台石”刻石、孔继涑诗文刻石、宋庆“篪”字碑、冯玉祥“碧海丹心”刻石等,值得细细观摩。
蓬莱阁
从
蓬莱
阁下行可至水城广场和南炮台,从阁顶极目远眺最为壮观。南炮台的城墙拥有与
蓬莱
阁合影的最佳角度,特别适合拍摄“到此一游”的打卡纪念照。
蓬莱阁
摄影点2:三仙山 | 仙山住神明,天宫闻凤鸣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升
万象
,岂有贝阙藏珠宫。”这是东坡先生为
蓬莱
仙境写下的绝美诗句,这座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藏有不死草和长生不老药,与方丈、瀛洲并称为
东海
三神山,是
中国
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象征和符号。可它究竟居于何处?
蓬莱
三仙山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三仙山
关于
蓬莱
仙山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奇书《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说:“
蓬莱
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大人”就是“仙人”,“仙人”住海中
蓬莱
。《山海经》还描述了
蓬莱
仙山上有九座神山,分别是南天门、西王母、瑶池、玉清、金阙、瑶宫、玄都、玄阁、玄妙。
三仙山
秦汉时期,寻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们对
蓬莱
仙山十分向往。秦始皇曾派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出海寻找
蓬莱
仙山,但一去不返。汉武帝曾经东巡至渤海边,望神山不遇,便在现在的
烟台
市
蓬莱
区筑了一座小城,并命名为“
蓬莱
”。《史记·封禅书》也记载了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
蓬莱
、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相传在渤海中。
三仙山
真正的
蓬莱
仙山在哪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说法。无论它在太平洋或是渤海湾,它的意义都在于人类对于永生和超越的渴望与追求。它启发了许多古代经典关于仙境的创作:例如《西游记》中的白云仙长,《封神演义》中的截教七仙,《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三国演义》中的胭粉计等。
三仙山
作为古代神话在现代的具象表现,
蓬莱
以道教主题和神话背景打造了大型主题景区三仙山,景区门票110元。我甚少选择这样的纯人工景点进行游览,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拍摄国风主题的人物照片,因错峰而游客稀少的三仙山确实不负众望地很出片。
三仙山
整个三仙山景区由三和大殿、
蓬莱
仙岛、方壶胜境、瀛洲仙境、瀛洲书院、珍宝馆、玉佛寺、十一面观音阁、万方安和等景观组成,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游览全程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三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