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访古:灵岩寺-神通寺(四门塔)不容错过的海内第一名塑及国内唯一隋代石塔,图文详解阅读:2832/3
相关目的地:济南
出发时间:2021-10-23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5006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济南
作为
山东
的省会,其周边还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迹的。这其中灵岩寺,神通寺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典范~~
灵岩寺
一、灵岩寺
灵岩寺,始建东晋,1600多年的历史。
位于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
浙江
国清寺、
南京
栖霞
寺、
湖北
玉泉寺并称“海内四
大名
刹”,并名列其首。
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现存的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由惠崇高僧建造的,后经宋元明几代修葺。
?门票:40元/人。 现场窗口买票即可。
?交通:从
济南
开车过去大约1小时车程,门口有停车场。
【背景介绍】
宋真宗景德年间,灵岩寺曾被改称“敕赐景德灵岩禅寺”,现在,寺内的有些建筑就具有宋代风格的遗存(有一定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明嘉靖年间,灵岩寺再经修缮,整体规模已相当可观。
从佛教文化上看,灵岩寺在唐代就被誉为天下“四
大名
剎”之一,唐玄奘曾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
灵岩寺
(一)五花殿
进入山门,右手边会看到
高台
上的残壁,这就是五花殿:
始建于宋,明清时期三次重修,皆毁于火灾。据《灵岩志》记载:“架阁两层,龟首四处,极具精工,前人称为天下第一。”
灵岩寺
(二)鲁班洞
灵岩寺
世传为灵岩寺开山高僧朗公的墓地。1995年考古发现,该洞口为一座石砌拱券式门洞,应当是当年进入寺院的山门,洞内石壁上刻有唐天宝元年(972年)李邕 读音:[yōng]撰写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及唐宋明各时期的题记。
【Tips】
何为“拱券门”?????
券门也可以称为“拱券门”。拱券一般都是由砖石砌筑,所以券门也就是指用砖石砌成的半圆形或弧形的门洞。
拱券一般即是指拱圈,有时候为了叙述方便而将整个一个拱称作“拱圈”,将单独的一个圈称作“券”。拱圈是拱券门或拱形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大多为圆弧形,有大于半圆的,也有小于半圆的,还有尖拱券形式。
拱券门的形状本身就非常优美,很多拱券门的门洞边缘,即券脸等位置还常装饰雕刻图案,让拱券门在实用性中更添艺术性与观赏性。
灵岩寺
从其上顶部殿堂遗址来看,山门殿应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建筑。专家推断该遗址建造年代应该不晚于隋代,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拱券式门洞。
(三)千佛殿——海内第一名塑
灵岩寺
建于唐,木结构明代建筑。
前檐下立有八根
石柱
,柱础皆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宋1065年从钱塘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明1477年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明1544年铸造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看点】
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1982年维修时发现,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
元通
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根据资料记载是北宋雕塑家和著名工匠盖忠所塑。据考证四十尊罗
汉中
二十七尊为宋塑,另外十三尊为明代补塑。
千佛殿是明代建筑,明代的房子里为什么会有宋代彩塑呢?
据推测这批罗汉原在已毁掉的般舟殿内,由于般舟殿位于山坳的洪水
通道
上,大约毁于明代,于是残存的二十七尊罗汉搬到了千佛殿内,又补塑了十三尊。
现在般舟殿遗址位于千佛殿西侧,仅存台基和少量
石柱
,台基上有多处宋代天禧、天圣题记,殿前有唐天宝二年龙虎塔,北宋雍熙二年经幢,北宋嘉佑六年张掞题记,北宋宣和五年妙空禅师题记等,可见唐宋时此殿之繁华。
(四)辟支塔
宋重建。
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
印度
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
灵岩寺
灵岩寺
塔身为青砖砌筑,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底部3层为重檐,余皆单檐。塔檐由华拱两跳组成,朵数逐层变化,塔层高度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挺拔雄伟。塔内地层有塔心柱,1~4层内设有登塔阶梯,第5层以上为实砌塔体,台阶设于塔身外檐,登塔时须沿檐平座绕行,可登塔顶。塔顶是铁制塔刹,由复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另有8根铁链分别由9层塔檐的8尊金刚拽引加固。
灵岩寺
灵岩寺
(五)慧崇塔
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为灵岩寺高僧慧崇的墓塔。
该塔为方形单层重檐亭阁式石塔,塔高 5.3米,面宽3.74米。 此单层石塔古朴醇厚,颇盛唐风格。
南辟半圆拱门,卷额雕兽头、武士像,东西辟假门,雕有乐伎、舞伎、飞
天等
。保留有六朝隋代的艺术风格。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六)墓塔林
有唐宋至明清各代灵岩寺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唐代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其余为元明遗物),志铭碑81通。
这些墓塔和志铭,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实。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数量仅次于
河南
登封
少林寺,为我国第二大墓塔群。
灵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