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母校——吉安白鹭洲书院阅读:1486/10
相关目的地:吉安
出发时间:2021-04-08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870999.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自驾近700公里(日)后决定在
江西
吉安
休息。下午在
吉安
宾馆(——毛老人家曾在此宾馆旧居写下《水调歌头.重上
井冈山
》)安排好入住后,根据宾馆服务人员的介绍便匆忙赶往附近景点——古代
江西
四大书院之一的
吉安
白鹭洲书院。
有雨,倒是有些历史的沧桑感.....
可惜因为时间关系,书院各个堂阁楼亭关闭,未能入内祥观.....
腰酸背痛地总算进入吉州
白鹭洲书院
在
江西
古郡
吉安
市区东部,于赣江中双水夹流之处,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这就是著名的鹭洲。
白鹭洲位于城东的赣江之中,长一点五公里,宽零点五公里,为一梭形绿洲,由江水挟带泥沙沉积而成,形似白鹭,洲上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成为百鸟栖息之所。
相传古时有一白鹭仙子,因羡慕人间男女情爱,飞到这里,变作一位美貌的村姑,与江边一位年青渔人结成情侣。后遭天神迫害,水淹洲渚,为救生灵,夫妻化作白鹭;白鹭仙子潜入水中洲底,奋力以身托陆洲,使洲永浮水面;渔夫则化作白鹭,日夕在洲上哀鸣,情缠意绵。后来,人们就把这座美丽的绿洲称作白鹭洲。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既以白鹭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为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它和
庐山
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
南昌
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
江西
四大书院。
创始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南康军
都昌
(今
江西
省
九江
市
都昌
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领袖,
中国
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弟江
万载
、江万顷被时人和后世雅称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昆玉”。
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千年来培养出文天祥等十七位状元,2700多名进士。任正式官职91种,三度为相;一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直言敢谏,忧国爱民。在国破家亡之际,江万里与其子江镐,毅然率180多家人投止水池殉国,希望以自己及家人之死唤醒“天下忠义节烈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万千众人之力,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
德文
章不堕宇内”,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江万里是
江西
著名的地方先贤之一。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
宋代大儒、理学的集大成者程颢、周敦颐、朱熹等人曾在此讲学。文天祥就是这个书院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吉安
古代出过不少才子,欧阳修、解缙(《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就是从地处江湖之远的古吉州走向庙堂之高的。
从百度地图截图可见,白鹭洲位于赣江江心,白鹭洲书院则位于白鹭洲之头。
白鹭洲书院
(网图)
历经600年的历史兴衰,也曾影响一时,在
江西
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在书院原址,是
江西
省的重点高中——白鹭洲中学,曾上过中央电视台。据说,所有
吉安
的父母梦寐以求想送儿子女儿去读书的地方。
白鹭洲书院在水中央,由于白鹭洲离岸较远,所以尽管洲心地势比江岸高,但因视差关系,站在岸上望之,总觉得白鹭洲远比江岸低,然而每遇洪水,江岸水淹,而洲心不殁,故有“水涨白鹭浮”之说,古人讲这是一个鸭子的背。这里灵气十足,确实从白鹭洲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很多。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
据文献记载,白鹭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在北宋宣和年间,吉州通判徐俯的诗中已有“空看白鹭洲”之句。至南宋初年,尹直卿送周必大诗中又有“我公不向庐陵住,羞杀青原白鸳洲”。元代买思永为重修自鹭洲书院作记时也写道:“谓洲在二水间,取唐人诗句以白鹭名其洲,因以名书院。”清代
吉安
知府林逄春写了如下诗句:“庐陵文物照江天,院寺钦崇自昔年。水占芳名分白鹭,诗题古壁效青莲。”因此,白鹭洲名来源于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而书院则依洲而定名,这就是白鹭洲书院得名的由来。
白鹭洲书院
书院廊桥。古木葱茏的白鹭洲,四面环水,波光粼粼。隔岸的青原山,连绵起伏,苍茫叠翠。这如画的景色,美丽的风光,古往今来,凡亲临
吉安
的人们,无不在白鹭洲上留下寻幽览胜的足迹。
白鹭洲书院
赣
江西
岸眺望,一座雄伟的仿古式风雨廊桥展现眼前。
廊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布局庄重、对称、严肃,桥体以红色为主,灰色为辅,与书院建筑群相得益彰,桥身斗拱架梁飞檐翘角,造型美丽,气韵非凡。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廊桥连接滨江公园和白鹭洲书院。全长226米,其中主桥长194米,东西两侧引桥32米,为钢混木结构仿古建筑廊桥。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
廊桥结合白鹭洲书院的文化底蕴,将书院气息、校园气息、生态气息很好地予以呈现,进一步提升了书院的魅力。
白鹭洲书院
1965年夏,郭沫若站在赣
江西
岸遥望白鹭洲时写下:
面对白鹭洲,葱茏林木稠。无心寻古迹,有意浴中流。
白鹭洲书院
廊桥横梁600余幅书画小品内涵丰富,彰显了庐陵文化底蕴。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在当时的规模相当可观,该书院记中说:“在宋则前有泮池,中秋石为桥,升阶为书院,大门悬理宗卸匾,进前则有棂星门,有文宣王殿,有道心堂,堂上有楼日风月,后有山长厅,厅上有阁日云章,日峻极,阁之上书籍备藏,环纵栏杆。阁旁道舍森立,皆诸生肆上所,最后有浴沂亭。”
又在《建置》条中说,书院立有“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石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庖福具备。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绕十成濠池岁入租银五十两赡学。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此洲之书院,可容诸生数百。”
白鹭洲书院
2013年3月,白鹭洲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的动荡,朝廷的更迭,水灾泛滥,书院曾遭洪水兵祸全毁六次,但所幸的是历代吉州有识之士,乡宦名贤鼎力复建,并自筹资金先后修复二十余次,倡学业,崇诗书,屡毁屡复,才使书院得以弦诵不绝,翰墨飘香,德星常聚,辉映江山。今天的白鹭洲书院被定为
江西
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政府多次拨款维修。
至今,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除风月楼、云章阁外,尚有
中山
院、
文山
院、红楼,均系民国三年重建。此外,还有泮月池、复古亭等。
白鹭洲书院
2013年,白鹭洲书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文物,弘扬庐陵文化,同年6月,
吉安
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史上最大一次白鹭洲书院修缮工程,近年来先后投资1.8亿元,全面复原书院古制并对白鹭洲进行加固改造。市委市政府2015年立《白鹭洲书院修缮记》,记载了
吉安
市全面修缮白鹭洲书院的事迹。
白鹭洲书院
复古亭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
江西
省重点中学
吉安
白鹭洲中学。白鹭洲书院与学校的教学楼已隔离开来。
白鹭洲书院
游客服务中心
白鹭洲书院
书院的棂星门。
白鹭洲书院
棂星门前面树立着文天祥的塑像。
书院的鼎盛时期是在宝祐四年(1256),该书院21岁的书院学生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吉州进士39人,占全国录取三百九十名进士的九分之一,居全国首位。宋理宗皇帝高兴地说:“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亲赐匾额“白鹭洲书院”以示褒扬。从此,白鹭洲书院名声大震。
明建文二年(1400)和永乐二年(1404),吉州生童襄括三元(状元、榜眼、探花),更是声震朝野。
文天祥,宋宝祐三年进入白鹭洲书院读书,在名师欧阳守道的教导下,成为全院品学兼优的高材生。宋宝祐四年,考中状元,大魁天下。后出任
赣州
太守,政绩卓著,群民悦服。元兵大举南侵,文天祥随即组织吉赣各地爱国人士,忠义豪杰,成立勤王义师;同时,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为军用,率领赣南义军北上抗元。后在
广东
海丰
五坡岭兵败被俘,决不屈降,写下了著名诗篇《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
滩头
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鹭洲书院
以棂星门为中轴线,书院的主要建筑物都按照中轴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