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一场佛学自然与客瑶文化之旅阅读:5.6w/2
相关目的地:全南
出发时间:2021-03-27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3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85812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我一直都觉得,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地方的自然与文化,靓丽的自然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则让一个地方显得厚重,在
江西
省
赣州
市就有一个地方,不仅有名山古刹,还将客家文化与瑶族文化融汇在了一起,这个地方就是
全南
县,一个美得找不到到“北”的地方。
天龙山:因明朝古刹闻名的佛教圣地
江西
古称“干越之地”,地形多以
江南
丘陵、山地为主,名山大川颇多,而这些地方往往也少不了古刹相随,尤以佛教为甚,甚至历史上曾有过“求官到长安,求佛到
江西
”的说法,那是因为唐代以后对佛教影响甚广的南禅的主要根据地之一便是在
江西
,禅宗“五家七宗”之中有“三家五宗”源于这里,也使得
江西
成为了我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
江西
虽然
佛山
众多,但是有一座不得不提到,这便是位于
赣州
市
全南
县的天龙山。
天龙山距离
全南
县城并不远,只需向着东方自驾9公里左右即可到达,它不仅是
全南
县的重要景点,也与旁边的
龙南
县相连。刚到山脚就被眼前的自然景观所震撼:整个天龙山脉虽然不高,但是却异常险峻,三面悬崖壁立,而山峦上峥嵘的怪石则昂首向天,宛如腾飞中的巨龙,怪不说当年明代理学家王阳
明登
上天龙山后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便即兴吟诗到:“天龙山峰插云霄,
桃江
曲折环山绕,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山间虽然有小路上山,也可以乘坐缆车节省体力。
索道的上站可以看到
全南
县的吉祥物全宝&南仔,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可是汇集了整个
全南
县的特色:全宝展现的是客瑶文化,头上的蓝巾帕上还有
全南
的农业产品灵芝;南仔则是万年古树上的叶子化作的精灵,手上还持有桃花枝,两者都十分可爱。吉祥物的旁边是一个玻璃桥,这座玻璃桥不仅是整个天龙山的地标之一,也是连接天龙山寺的便捷之路,不然看似相邻的两座山却要几经波折才能到达。
玻璃桥需要更换鞋套才能上去,除了保护玻璃的透明度不被刮花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游客在桥面上打滑。130米的桥长横跨两座山头之间,150米的垂直高度让不少游客都感觉“心惊肉跳”,虽然有点“恐怖”,确实俯瞰整个天龙山的绝佳去处,站在桥上放眼远眺,两山之间的峡谷郁郁葱葱,还能找寻到天龙山寺的佛塔。
玻璃桥过来,就是天龙山寺了,之前说到天龙山是
江西
省著名的
佛山
之一,正是因为这座寺庙的存在。要追究它的历史,最早可以到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是由当时著名的大师曾懋达修建的,从此之后400年来香火不断,远近闻名,蒋经国先生在登山游览的时候也兴笔赞道此寺:青峦叠叠峰为伴,白霭迷迷霞作邻。除了正中间的大雄宝殿之外,还有观音阁、财神庙、龙泉亭、天韵亭等等附属建筑。
走在天龙山寺让人感觉很舒服,这种感觉来源于寺庙本身的清幽,虽然周围还是有来往不绝的游人或者香客,但是却没有什么兜售“开光法器”或者道德绑架式的募捐等世俗行为,因此并不会显得杂乱,据说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正月初八,在那天天龙山寺会举行庙会,到时候会有逾万的游人汇集到此,场面一定十分热闹。
如果你像我们一样是“偷懒”坐缆车上山的话,那我不建议你们原路坐缆车下山,这样虽然看了天空山的佛教文化,却少了自然风景的部分,顶多算看到了天龙山的一半。下山之路上植被茂盛,春天也使得万物复苏,树林郁郁葱葱,湖面水平如镜,对在城市里面呆久了的人儿来说亲近一下自然就是一种享受。
要是你带了小朋友的话,那么他一定会爱上这一路的风景:与大人不同,小朋友往往不会在意沿途的山山水水,而是会留意周边新奇好玩的事物,天龙山为小朋友们在一路上打造了很多特别的“景点”,就是沿途的各种动物模型。无论是龇牙咧嘴的霸王龙、振翅高飞的翼龙、还是窸窸窣窣的蜘蛛蝴蝶蜈蚣,一路上应有尽有,感应装置让游客在经过之后都会触发“机关”,动物们都会“活”了起来,小朋友们自然会觉得新奇无比,旁边还有每个动物的介绍说明,颇有寓教于乐的意思。
在出口处还有一个“喊泉”,只要你的吼声够大够持久,从湖面上喷出的喷泉就会越高,据说最高可以达到60米,只要天气好的话,就会在湖面上形成彩虹,十分漂亮,旁边还有两个“龙喷水”,也是和喊泉一体的,在出景区之前可以去玩玩。
对了,这个地方叫做天龙山,金庸笔下小说《天龙八部》之中也有一个天龙山,两者有什么关系么?虽然小说里面的天龙山是架空而作,但是当地老人代代相传的传说之中天兵天将的激战故事竟然与小说里描述的激战情形颇为相似,不得不说也是一个缘分,不知道是天龙山启迪了金庸先生,还是金庸先生成就了天龙山,现在天龙山也有不少《天龙八部》的元素,
比如
以木婉清为名的酒吧,还有以《天龙八部》地名为房名的曼陀山庄等等,很多金庸迷都会来这里打卡,圆自己一个武侠梦。
蒋经国先生除了赞誉天龙山寺之外,还曾称赞天龙山:“实为楚峦佳地,南国秀岳,真乃天
龙胜
地也。”,这样集自然、佛教、科普、武侠等多位一体的地方,不想去看看嘛?
旅行tip:
坐标:
江西
省
赣州
市
全南
县县城东面9公里与
龙南
县交界处
门票:45元/人,不含索道、玻璃桥等额外项目,也可以购买180
元通
票
雅溪古村:客瑶文化融合的千年古村
瑶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客家人”虽然并非一个民族,但是却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瑶族文化与客家文化看似相对独立,而有一个地方却将两者交互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客瑶文化,这个地方便是雅溪古村。
雅溪古村位于
江西
省
赣州
市
全南
县的龙源坝镇,距离
全南
县的县城约22公里,自驾的话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如果你不了解雅溪古村的话,会觉得这个村落很新,于是有很多人以为这里是完全
新建
的村落,其实不然,虽然古镇看起来很新,不过要是究其历史的话,可以追溯到明朝。在元末明初的时候,陈氏先祖鲁公由金陵迁往赣南开基,而他的五世孙陈文信于成化年间分居雅溪,也就有了这个村落,因此村民皆为陈姓,目前已被列入了第四批
中国
传统村落名录,是个正儿八经的千年古村。
刚进入雅溪古村,就有十分盛大的欢迎仪式,穿着瑶族服饰的老爷爷带领众人到村口相迎,老爷爷虽然面相十分慈祥,说话却铿锵有力,一看身子骨就特别棒。“遍地无如此处雅,停车勒马且闲闲。”,这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笔下唯美的乡村生活,现在出现在雅溪古镇村头的迎宾石上,也就成了雅溪古村的真实写照。
老者欢迎的开场白讲完之后,随即而来的是一群身着瑶族服饰的小姑娘,都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瑶族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姑娘年纪虽小,舞技却十分精湛,看着这些小姑娘跳着瑶族特有的舞蹈洋溢着属于青春的热情笑脸,也与之前年迈浑厚的老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视觉冲击力很强。
除了表演的工作人员,身边还有同样身着瑶族服饰的阿姐阿妈们正在晒着草料,特别具有沉浸感,宛如穿越回千年古村一样,不过我对草料不熟悉,不知道这是晒的究竟什么,如果有博学或者瑶族本地的朋友不妨告诉我,也让大家学习一下,长长见识。
雅溪古村里面还有一个表演值得一看,这就是广场上的舞龙表演。这个表演还原了古瑶族的祭祀仪式,如果你仔细的话可以发现,虽然都是舞龙,但是古瑶族的舞龙却与其他地方有所区别,这区别主要就是在这“龙”上,古瑶族的龙是用草堆编制而成,据说除了祭祀之外,在每每遇到重大喜庆日子或者重要的客人来访的时候,古瑶族都会舞龙助兴,这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了。
既然雅溪古镇是千年古镇,除了传承的文化之外,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呢?还真有,这就是位于村里的两座清代围屋,可以说整个古村都是因这两座围屋而存在。很多人会有疑问,围屋和土楼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围屋与土楼都是客家建筑的三大流派之一,两者不仅使用材料不同,而且分布地区也不一样,虽然都有居住与御敌的功能,不过一般围屋侧重生活,土楼则防御工事更强,而围屋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土围和石围,福星围就是其中的土围。
土围福星围是雅溪古村两座围屋之中较早的一座,建于清朝
咸丰
年间,是由陈受硕、陈受颖叔侄四人共同建造的一座方形的夯土砖墙结构的建筑,从外表看上去就给人有一种很坚固的感觉,因为夯土砖墙结构,所以也被称为“土围”。整个建筑高三层,每层楼均有17间房,二层以上的楼层均安装了内环廊,设计十分紧凑,别具一格,不过不允许游客私自上楼参观。
而一楼则是客家文化博物馆,里面不仅展示了客家的民风民俗,也集中体现了包括客家非遗、婚丧嫁娶以及逢年过节的传统习俗等等,要是你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话不妨在这里多走走看看,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