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江西行之三(主题游记 ▏情系山水之道家名山) 问道龙虎山 漂流泸溪河阅读:904/18
相关目的地:鹰潭
出发时间:2021-06-05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79506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五一
江西
行的最后一站是龙虎山,至此,道教4
大名
山都已登临。到过的第一座道教名山是武当山1987年,第二是青城山1995年,齐云山
和龙
虎山分别是今年3月和5月去的。完成游览4大道教名山花了34年时间。
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但和佛教4
大名
山相比,显然没有外来佛教香火旺。说说游过4大道教名山的感受:1、武当山
湖北
十堰
市境内,既是道教名山,又是武当拳的发源地。第一次爬武当山,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徒步登山,相互你追我赶,结果是双脚一周左右上下楼梯困难。第二次到武当山是2019年,索道上下,爬到金顶已气喘吁吁,岁月不饶人啊。此外,印象深刻的是游武当山费用确实不菲,据说是国内最贵的。2、
四川
青城山,游览当天,天气不好。多年以来,潜意识中青城山是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但记住了道教是从“五斗米道”演变过来的。3、
安徽
齐云山,山不高,很幽静。喜欢香炉峰香炉、玉虚宫的外观。就道教而已,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齐云山供奉的神仙像和庙宇供奉的佛像相比明显不在一个等级。
龙虎山什么感受?请听我下面慢慢道来。
我所知道的“道”
小时候,只知道有道士,不知道有道教。我见到的道士,一是超度亡灵。家里亲人去世了要请道士来作法。二是驱鬼。有人得了怪病,
久治
不愈。说是鬼附身,请道士来驱鬼治病。
后来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旅游更多了解了道士和道教。譬如《大闹天宫》、《崂山道士》、《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小说或影视作品。在作品里认识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以及炼丹的太上老君等;认识了王重阳、丘处机、全真7子以及张三丰、张翠山以及
大名
鼎鼎的张无忌等;听说了武林门派有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昆仑派、峨眉派以及崆峒派等等。道教在江湖中也是声名显赫、英雄辈出的。
走过了道教4
大名
山,也需要科普一下道教的ABC:
1、道教是
中国
的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符箓、禁咒等巫术综合起来的产物。
2、道教宗派历史上有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净明道等五大派。自明清至今,道教唯存全真、正一两大派。
3、道教神仙
元始天尊、
灵宝
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太乙救苦天尊等。
4、道教基本教义
道 ,德,三清,修炼
5、道教典籍
《道德经》,《南华经》
6、符箓派和丹鼎派
这是从道士修行方式上的分类。前者主张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后者主张炼金丹求仙,分外丹与内丹二脉;黄老道,是最久远的宗派,是所有流派基本思想的创建者,是道教的活化石。
7、正一道:正一道即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8、全真道: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阳,丘处机。全真道讲求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十方丛林”。
9、道教祖师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为“太上老君”,并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
道在龙虎山
五一期间爬武功山,夫妻2人爬残了双脚。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驻着拐杖去游龙虎山。
鹰潭
龙虎山是
中国
道教发祥地,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一说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
台山
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二说“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龙虎山不是指具体的哪座山,是群山和单体山的集合体。主要山峰有圭峰、天门山、象鼻山、金枪峰、排衙峰,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张天师的名号也被历代帝王特许世袭,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历史上,天师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
中国
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
张北
孔(夫子)”两大世家。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至今,多数宫观早已废弃,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1、道,讲究养生
七修养生酒店位于龙虎山古越水街,也是我们在龙虎山下榻的酒店。酒店离龙虎山游客中心不远。道养小镇古越水街是主打道文化及古越文化,是集购物、饮食、娱乐和文化于一体的场所。道养小镇是否讲的是道教的养生,在水街上闲逛也没有体验到,也许腿脚不便影响了信息的接收,但住的酒店名称是讲七修、讲养生的。
何为七修?代代相传的七修,说的是修德、食、功、书、香、乐、花。七修以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修和道是密不可分的。
道教养生不是单一的养生,不仅仅讲练丹,内容比较丰富。简言之,它要求人们重视修德;炼气;长期的适度身体锻炼;养心及吃素。
今人所讲的养生,可能更注重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来到龙虎山,了解和吸收道教好的养生理念和方法,肯定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道养小镇古越水街
2、道,在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沿
泸溪
河而建,面积约51平方公里,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后期,上
清镇
相当繁华,《徐霞客游记》称上清街“甚长”。进入“
中国
道教第一镇”,看到的是到处迎风飘动的红灯笼,上书“福禄寿禧财”,寓意良好祝愿;“道”字照壁前可以做投币打钟游戏,祈求“天师赐福”;“天师故里”广场立有天师石雕像,怀抱木剑,怒视远方,大义凛然。真如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走在老街上,戏台、钱庄、商铺、客栈,无处无“道”;古镇上的长庆坊、留候家庙和天师府,都无不呈现出浓浓的道文化。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
长庆坊
进入长庆坊,就是有“福”人。长庆坊,当地人称“朱老爷庙”,是供奉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名家之一朱丹溪的庙宇。拜过朱老爷,是不是“有求必应”不得而知,但墙壁上“六个汉字拆开念 道尽六种人生”不妨一读。其中,“福”字,古人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但现代人,普遍实现了温饱,但不快乐。为什么?就是不满足。所以,幸福,不是拥有了,而是满足了。“拆字”拆出的唯物思想,是不是也有“道”的含义?
长庆坊
长庆坊
长庆坊
留候家庙
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少年英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大汉王朝建立后,被册封为留候,也就是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张良后急流勇退,专心修道养精,
崇信
黄老之学,得善终。
留侯家庙和天师祖庙,猛一看傻傻地分不清是啥关系。原来张良为正一道张天师家族祖先,留候家庙(真懿观)故又称天师家庙、天师祖庙,内供奉张良、祖天师张陵及历代天师神位。留候家庙门前的“天师祖庙”石牌坊很精美,是
香港
道徒捐建的。
游览留候家庙,从一个侧面了解了留候家庙的历史沿革以及源远流长的道教历史。
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
天师府
嗣汉天师府又名天师府是从第四代天师开始的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后迁建于上
清镇
。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
天师府大门东巨石上写有“中华道都”四个大字,府内玉皇殿挂着“道教祖庭”牌匾,刻有“道教祖庭”、“龙虎天下绝”的巨石供游人拍照留念,墙壁上的“天师赐福”,白底红字,望着双手捧起的红色“福”字,不由得让人心中泛起一股暖意。
顺着天师府中轴线来回走了走,路两旁绿树成荫,建筑富丽堂皇,分布对称,这样的规模和布局,和你心中的祖庭一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