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山南一日寻迹!(秀峰、观音桥、白鹿洞书院、碧龙潭)阅读:4695/10
相关目的地:庐山
出发时间:2023-02-25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2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132433.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庐山免票了,你来不来?
关于
庐山
风景区面向境内外游客免门票的公告
为进一步回馈广大游客,扩大文旅消费,做实唱响“
庐山
天下悠”品牌,经研究决定,出台向境内外游客实行免收门票政策,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免票时间
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5日。
二、免票对象
境内外全体游客。
三、免票内容
免收
庐山
风景区、三叠泉景区、白鹿洞书院、碧龙潭景区、桃花源景区、秀峰景区、观音桥景区入园门票(不含观光车、索道等景区二次消费项目)。
话说2月1日免票第一天交通就瘫痪了,导致自2023年2月2日凌晨0:00至3月15日晚上24:00,
庐山
景区核心景区(山上)实行交通换乘管理;在此期间,除具备上山通行证、特殊保障车辆及旅游客运车外,其余车辆一律在山下南、北门换乘中心换乘或乘索道上山。此段时间内将根据游客流量情况,对换乘政策做出适时调整。(实际还是可以预约开车上山的,不过个人认为上
庐山
没必要开车上去,一是上去停车位也很难找,二是各个景点又不能开车过去,还是要坐景区观光车。开车上去有什么意义?)
说实话,
庐山
免大门票对我来说没意义,去了两次
庐山
,没买过门票,都走的是小路,上
庐山
的小路真是太多了。而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
山南
的几个景区都是没去过的,趁着免票的机会来个打卡游!
秀峰(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我是来过秀峰的,2006年3月25日跟着猛哥来过,那时还是叫
星子县
。当时坐索道到中站,有个李白像,旁边有把椅子,和李白像合了张影,后面背景就是
庐山
瀑布,合了张影没上去就又坐索道下来了。
秀峰
秀峰
秀峰
秀峰
晚上泡了天沐温泉,那是我第一次泡温泉,当时人特多,大部分是
武汉
过来的团队。
下面言归正题:
秀峰
早上七点多,从家里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
庐山
市。
秀峰
出发的时候是阴天,到这的时候已经放晴了,就是这个季节能见度不是很高。
秀峰
从主路拐上支路,远远的就看到一条白练挂崖壁之上,那就是李白笔下的
庐山
瀑布。这个季节水量比较小,肉眼还是能看清,但照片上就不清楚了,水量大的时候,站在这条街上就能看得很清楚。
秀峰
古人云:“
庐山
之美在
山南
,
山南
之美在秀峰。”
秀峰,坐落在庐
山南
麓的
星子县
(现
庐山
市)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
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
狮子
、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
山南
之美。
秀峰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
庐山
瀑布》:“
日照
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秀峰闻名天下。
秀峰
秀峰
著名的
庐山
开先瀑布就 在鹤鸣、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
秀峰
进入山门看到的第一景“秀峰参天”,“秀峰参天”几个字由作家、翻译家、书法家楚图南题写。
秀峰
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是可以靠近碑拍照的。
秀峰
景区内
大树
参天,从林荫道前方向右转,见一座山门,门楣上挂着宋代大书家米芾的书迹“第一山”的大匾。进去就是秀峰寺旧址。(忘拍了!)
秀峰
借用蜂友的图片!我们没有进秀峰寺参观,继续前行。
秀峰
来到李白广场,唐代大诗人李白雕像和他的诗。青莲居士悠闲地坐在广场中央的大石墩椅上,右手持卷,左手举樽,怡然自得!
秀峰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秀峰又甲匡庐。
秀峰
秀峰
清太子胤礽“洒松雪”,清代碑刻,位于秀峰寺,康熙四十四年(1707)冬,太子胤礽陪同父皇康熙游览
庐山
秀峰寺时,题写“洒松雪”三个大字,与“秀峰寺”一起称为“二圣碑”。
秀峰
秀峰
秀峰
石拱门门楣上镌“月印龙潭”,两侧分别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秀峰
穿过石拱门,初入观瀑路,只见其间日影如筛,曲径通幽。
秀峰
秀峰索道今天因为风
大关
闭了,我想即使不关闭,因为轿厢不是封闭的,坐在上面也够呛!
秀峰
普同塔,是秀峰寺仅存的三座古塔之一。
秀峰
秀峰摩岩石刻,分为三大部分:龙潭石刻、读书台石刻、聪明石刻。
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