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一年,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阅读:1034/1
相关目的地:萍乡
出发时间:2021-07-28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37521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茶楼装修放五天假,7.26——7.30,星期一到星期五,因为老兄在家,我也就没做什么旅行计划,准备一起到石门和老伙计聚聚。
星期一
吃潘婷的喜酒
星期二
二哥生日
本来以为剩下的三天要和石门的好姐妹一起搅和的,不料老兄接到任务要从
汉寿
接车去
杭州
,我说带我去吧,人家说“你只剩三天假了,搞不赢。”好吧?
以前
汉寿
接车都是吃中饭了才从屋里出发,但是这一次需要一早上赶去,因此他买了明天早上七点的城际车票。
那么,我还有三天的假期如何
来安
排呢?
当时是星期二晚上十点,打电话给丽莎问要不要去武功山,可惜她的装备在
长沙
,如果中途落
长沙
取行李,时间会越发不够。她不放心我独自上山走户外线,让我另邀伙伴同行,可是这么晚了,无论邀谁都不大好,
太仓
促。
这个星期二的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反复甄选明天的目的地,
荆州
、
岳阳
都在备选之列,一度想@丽莎跟她说别为我担心,咱们去
荆州
吧,可是酷热天气和同样酷热的暑期人群,让我还是倾向于山高风冷、游人稀少的武功山。
星期三
早上六点老兄去火车站后,我才慢条斯理地收拾背包,心想着赶不上火车就坐大巴去看
荆州
古城墙吧,那里也是很久以来一直想去的地方。
八点半才下楼,坐公交车肯定来不及了。上网约车后问师傅,能赶上九点十八分的火车吗?师傅说时间有点紧,走车流量少的紫菱路差不多吧。我这才买了九点十八分
常德
——
萍乡
的火车票,50.50元。心里想着赶得上最好,赶不上就退票邀丽莎去
荆州
。
师傅好心把车一直开到进站口,我小跑着进站,目测检票口有好几条等待进站的队列,松了一口气。
到队列旁边弱弱地问“这是107吗?”,有位美女着急地回答我:“1077早已经检完了,车都要开了,你快点进去吧!”
急忙道谢后刷身份证进闸口,又是一阵小跑,地下
通道
空无一人,只有我劈劈啪啪的脚步声。
OK,有惊无险搭上了前往
萍乡
的火车。
这趟车需要开行五小时,有足够的时间计划具体行程,我在途中盘算好了由东江村上山的徒步路线,联系了当晚的丰竹苑住宿,还买了30号下午的返程车票。一个人旅行可以少看点风景少走点路,食宿要先安排好免得家里人担心。
下午三点半到达
萍乡
火车站,在对面汽车站换乘武功山的客班车,22+1元。一个多钟头到游客服务中心,然后搭上进景区的免费大巴到山门牌坊,基本上已近黄昏。
•
夕阳正照在牌坊上,有点儿晃眼,背后高高矗立的武功山金顶被乌云团团笼罩,可能是在下雨。
不知道明天我会遭遇什么天气,能否看到心仪的日升日落、蓝天白云……不过,那高山上的十万亩茵茵绿毯是跑不掉的,无论天气如何,它们都会静静的等待着我。
正麻烦可爱的小美眉替我拍山门的游客照,丰竹苑的小老板接我来了,他们家就在旁边村子里,摩托车分分钟到。
老板切了西瓜来解渴,告诉我屋后是有名的葛仙庵,今日正逢观世音
菩萨
成道日,有很多外地人特意提前赶来做法事,一连五天。只听得佛语阵阵,梵音袅袅,一派肃穆。我没有唐突庵堂,只是心怀敬畏远远观望。
住宿本不含餐,因为我只有一个人,老板好心邀我和他们一起吃晚餐,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爸爸带游客上山,妈妈在山门前兜售旅游用品,家里还有老外婆、老板小俩口以及四个可爱的女儿。虽是家常便饭,茄子豆角丝瓜海带,加上腊肉和猪肝,也蛮丰盛的。老板的妈妈还拿出她新做的辣椒酱给我尝鲜,酸酸甜甜带一点儿微辣,好吃。
吃完饭在村子里散散步,这里美丽又宁静,大夏天凉爽宜人。老屋边果子比树叶还多的小青枣,石墙上牵藤扯叶的丝瓜,小道旁藏头露尾的花脸南瓜,都让一众游客新鲜好奇。还有一片袖珍的荷塘,花期正好,婷婷袅袅。
晚霞很美,红染半边天,只是被树林极力掩盖。顺着弯弯的公路绕行到开阔地带,夕阳早已落下去,只留一抹橘红让我惊艳。我想今天山上的人可真有眼福,希望明天也能见到这样的美丽景色。
星期四
清晨起来,武功山顶天朗气清,昨夜山上的人真是好福气,我猜日出、日落、云海、星空被他们照单全收了。
丰竹苑的后面是一小块稻田,老板亲自耕耘侍弄,供应自己一家人的餐桌,像他这个年龄会犁田耕稻已经很少见了,手动点赞!
他家的稻米拿来煮饭,是一种糯唧唧的香软,早餐一如晚餐,正式的一桌子菜:苦瓜、茄子、丝瓜、腊肉、猪血、瘦肉汤,几乎全部自产。饱餐之后,带上登山必备的绿竹杖,老板骑摩托送我到东江村入山口,他叮嘱我一个人赶路不用太急,注意脚下安全,三四个小时能上到山顶的赤脚垇,还安利了绝望坡顶汇锦山庄的住宿。
路边有一栋小楼,挂着“
萍乡
武功山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的牌子,门口几个店老板闲坐聊天。我在他们屋前做登山前的准备——套护膝、戴冰袖、拿帽子、系鞋带,他们告诉我登顶之前不用戴帽子,一直在密林里走不
会晒
。还问我怎么一个人上山,我笑称大部队在后面,我怕走得慢先行开道。他们也笑了:“看你噔噔噔走过来的样子,就不是个慢的。”
七点半,正式开始登山。林间行走是我的最爱,登顶后还可以看到养眼的高山草甸,想想心情极好,合不拢嘴的傻笑。
短短的水泥路在一条山溪前戛然而止,路边两间小屋,还停有小汽车、摩托车,可是没有人可以问路,我想起老板说的“找不到路就跟着黄丝带走”,四下里细看,果然发现系在竹子上的黄丝带,原来路口隐藏在小屋侧边。
踩着青石板走在竹荫里,密密的竹林陡直高耸,遮天蔽日,一条小溪从山上蜿蜒跌下,小路便依着曲折的山溪缓缓爬升,这原始的山道赖由小溪冲刷形成,它们相依相偎,交错缠绕。跟着黄丝带前行,一会儿要踩着独木往溪东,一会儿又得摸着巨石爬回来,这不是爬山,是“溯溪”了。
从背包边袋拿水喝的时候,忽然发现拉链是敞开的,里面粉色的防晒衣阳光下很明媚。怎么回事?难道是拿护膝冰袖时忘记拉上了?不对啊,本人没那么迷糊,况且如果忘记关拉链,那些聊天的老板们看到也一定会提醒我的。想不明白,不会是屈原笔下俏丽可爱的山鬼一时好奇偷偷打开来看看吧?
继续前行,扭头观景时发现背包拉链又打开了,一瞬间真是吓到我了,头皮发麻,热汗与冷汗共流,这寂寥无人的荒野,难不成真有山鬼么?
马上就想明白了,纯属自己吓自己:我没有把拉链头扯到侧端,而是拉到正中间汇合,山路颠簸,包里的物品就把两个拉链头掰扯分开,敞着口了。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遗落,万幸弯腰戏水时东西也没有掉出来。
竹林中迂回跋涉,觉得《小
石潭
记》非常应景:从小
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分明描述的就是这里啊。
渐行渐远,杂木取代了竹林,青石小径也换成了乱石坡路,溪水则一直在身边潺潺,时而轻言浅笑,时而暴轰如雷。路途中还有一处山洪肆虐后的遗迹,巨石高叠,古木断折,可以想见当时的惨烈,看得人一阵阵后怕,更加敬畏大自然既能创造万物,也能毁天灭地的神力。
斜坡上不知是谁搭建了简陋的小房子,却没有开门营业,好在有剥了皮的
大树
放横做长凳,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头顶依稀有人声传来,走近了是三位上山送货的老乡,他们拿着扁担轻松返程,步履矫健,匆匆下山。
山路越来越陡,林木越来越密,一直陪伴的小溪也不见了踪影,这时候的路几乎不能算“路”了,我是在嶙峋的石头上摸索,在虬结的古树下躬行,明明是烈日高悬的大晴天,林子里却黑黢黢的,幽邃阴森。仰头从树枝缝隙里可以看到明晃晃的好汉坡,还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攀,让人好生绝望——走了这么久ò,山还那么高那么远,真是有点儿累了。还来不及深度沮丧,耳边忽然有了人声,一转弯眼前豁然开朗,赤脚垇到了!
历经三小时十九分,我终于脱离幽深的密林重见天日,汇入武功山顶的户外徒步大路线,这条路线从沈子村上山经金顶、绝望坡、好汉坡、发云界后下山叫做正穿,上次我和丽莎走的经典反穿路线,是从龙山村上山,走发云界、千丈岩、好汉坡、绝望坡之后从金顶下山。一路高山草甸、暴雨彩虹、云卷云舒的旖旎风光,让我震撼、难忘、迷恋……
无论正穿、反穿,这里都是必经之路,突兀高耸的好汉坡和绝望坡被赤脚垇这一小块平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U,不论从哪里来、往哪边走,都不是轻松的坦途,也许这才是徒步的妙处。不断有驴友自两边山上下来,大家都会在这里歇歇脚,聊聊天,补充点物资,再继续自己的旅程。
蓝天白云绿草地,美得像电脑桌面,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开心和满足溢于言表。
驴友们稍做休息纷纷再次启程,因为时间充裕我并不着急出发,在山脊两边看风景,蹭Wi-Fi给家人报平安。踱来踱去时脚底下差点踩着一个鸡蛋?,捡起来拿给绝望坡驿站的老板娘,听她抱怨母鸡们太傻,随处生蛋,不禁莞尔。这些黑母鸡也太自由了,天不管地不收,满山乱跑,吃的是蜻蜓蚱蜢,下的是生态鸡蛋。
和老板娘闲聊,她得知我一个人上山看风景,颇不以为然:“这一片绿有什么好看的,你真是个万年开!”我好奇的问她“万年开”啥意思,她说就是不管家里的事,只知道自己玩儿。似乎略含贬义。我吐吐舌头暗自好笑:像我这样背包穷游三两天都是“万年开”,那些打飞的来去,用几个月时间自驾或者环游世界的人又该怎么说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赤脚垇虽好也不必久留,十一点半,我开始攀登绝望坡。上一次爬坡太紧张,没有计时也顾不上拍照。这回心里有底,不慌不忙慢慢走,安全、观景两不误。
目测距离并不远,海拔攀升350米,可见绝望坡有多么陡峭,还好这是爬坡,上山容易下山难,正穿的驴友们需要在这样的乱石坡下行,如果遇到雨天,就更是举步维艰了。
走走停停,回头看赤脚垇有如巴掌,老板娘更是小到像蚂蚁,对面好汉坡的客栈则变成了火柴匣。右侧山下东江村的屋宇房舍就更小了,只有那条干涸的河道白得耀目,惹眼。
虽说高山上温度低,可是烈日也猛啊,汗水不断涌出,人便觉得疲软吃力。也许是之前的感冒没有全好,越来越觉得头晕、乏力、恶心,肚子也隐隐发疼,见半坡上有两把条凳,喘着气坐下来休憩。
心脏紧锣密鼓的跳动,简直是想蹦出来,砰砰砰砰……好汉坡这时被一朵云护着,让人羡慕的阴凉。喝点热水,嚼几粒干果,在太阳穴和后颈涂抹上风油精,咬牙前行。
登顶了!耗时五十分。
之前上山的驴友还在顶上可劲儿拍抖音,我有点儿虚弱,顾不上看风景急忙朝汇锦山庄走去,只想倒在床上睡一觉,可是山庄是锁着门的,才想起老板说过汇锦的人十点钟才从山下带客上来,这会子只怕还在密林里转悠呢。幸好,屋子旁边有一架朴实的秋千,我还不至于无处休息,连忙放下背包坐上去。
汇锦山庄外面除了原生态的秋千,还有一面国旗迎风招展。山风猎猎,吹得太阳好像也没那么炙热,我在秋千上轻轻荡着,吱扭吱扭……眼前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啊,不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吗?美景真的有治愈力,我发现自己毫无不适感了——原来我并不是感冒后遗,只是顶着烈日在一天中最热的正午爬绝望坡,有点儿轻微的中暑罢了。
曾经犹豫要不要越过汇锦继续赶路,现在舒舒服服荡着秋千不想前行。山上的住宿条件都差不多,我想住能看日出日落的地方,这里刚好都有,位置极佳。最难得的是这里有4G信号,要知道整个武功山的户外线路是盲区,电话都打不了。
老板说有钥匙在窗户边挂着,我可不敢一个人开门进去,秋千上多好啊,硬生生把户外徒步变成了休闲旅游,吹吹风,看看景,优哉游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并没有独占这片好风光,不断有正穿反穿的驴友从这里路过,他们会放下背包休憩片刻,拍照观景,和我聊会天。尽管艳阳下翻山越岭被晒得风尘仆仆汗流浃背,大家脸上却都是欣慰和喜悦。还有几个重装强驴,这么漫长艰险的路途,帐篷、睡袋、防潮垫,甚至还有炉灶、气罐,一股脑儿压在背上,仍然神清气爽、健步如飞!更令我感动佩服的是:非常有环保意识,他们见客栈外面没有垃圾桶,随手把废弃物收好背走了。
我从不随手丢垃圾,也希望大家都能这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就说东江村上山的小路两旁吧,虽然隔不远就有村民自制的垃圾袋,但乱丢垃圾的人还是很多,以至于除了黄丝带,垃圾都能起到明显的指路作用了。
快三点的时候,老板带着来自
杭州
的六人小队陆续上来,我结束和青山的对视跟着他进去选房间,每间房都是靠墙两个上下铺,可以住四人,前排的房间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日出,真是太好了。至于楼上呢,据说夜里风吹会很吵,便不在考虑之列了。
经年累月行走山中带徒步队伍,老板看起来很是精明干练,客人们上来了可以倒床休息,他需要马不停蹄动手做饭。一边招呼大家洗澡,一边拿了转换器让我们用电瓶给手机充电,真是考虑周到啊,山上的客栈都是不通电的,要等天黑以后才会用发电机发两三个小时的电,这时候能充充电再好不过了,不然手机坚持不到看日落。
舒舒服服洗掉满身臭汗换上干净衣服,一直被汗水浸透的T恤,洗好晾在秋千架上,有大太阳和山风的加持,希望它能速干。
这时候的我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山前坡后转悠,和花花草草亲密接触。坡下客栈的白房子像是搁在绿草丛中的两枚鸡蛋,明天早上要从那里经过,金顶和观音宕那边天气不怎么好,一直阴云笼罩……
“吃饭了!”
六位
杭州
客人是团餐,我和老板一起吃:炒木耳、炒豆干,洋葱炒肉和大白菜,味道蛮好。忙碌过后的老板赏自己一罐啤酒解乏。他每一趟带客人上山都需要两天:十点东江村集结出发,到达汇锦一般是三四点,安置客人、做饭、洗碗、天黑发电……第二天早上要给客人煮面条,七点出发前,还要搞卫生、收拾房间……一直把客人带下金顶,送出山门,是很专职的全程地陪了。只有周末的时候不用这么忙,因为周末客人特别多,有另外六个人上来打理一切。
今天生意也不错,不断有人来住宿,前排能看到日出的房间很快住满了,后排也住了几间。老板撂下筷子带客人去房间,接着开始第二轮下厨做饭。
我的饭后幸福时光是等待日落,虽然这时候太阳还老高老高。顺着来时路重回到绝望坡顶,正午时呲牙咧嘴的乱石坡暮色中温柔了许多。我已然忘记了爬坡的辛苦和不适,对它满含感激——不经历艰辛的攀爬,到达不了最美的风景,就不会有和青山相看两不厌的一个下午了。
傍晚天凉,山风猛烈很多,特意穿一条红花裙子来配草地的我不敢久留山顶,回客栈加了长裤和轻薄羽绒服,虽然搭配怪异,不伦不类,保暖却是刚刚好。
大家吃过饭都来等日落了。我舒舒服服坐在草地上,远眺暮霭中画卷一般的山水田园,心中满是安闲宁静,无比满足。虽然不出家门也能看到专业的长枪短炮拍出的极美照片,但怎及自己辛苦跋涉之后亲眼看到的真实生动,可以长存脑海、心田。
世界美好,人间值得!
云离我们特别近,
东北
面那一大片乌压压的盖住山峦,里面还时不时窜出闪电;南边是一朵孤云,随风幻影,夕阳给它涂抹了微红的桃腮;正西方薄薄暮霭之上,是一朵镶
金边
的,它遮住了夕阳,延长我们的期待……
双手卡住手机搁在膝头,尽量保持不动要拍一段延时,眼睛则贪婪的注视前方,不想放过任何一丝风云变幻。
夕阳下面应该是一条河,本来浑浑噩噩分辨不出,可是河水被染成了熠熠的金红,就像我一直想看的巴音布鲁克日落,只是离得太远比较袖珍,线条也没那么流畅。
云比较多,太阳其实还离山很远,就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今天所看的夕阳,不是“落山”,是“落云”了?不过一样很美。小山包上,住店的小伙伴学着互拍剪影,我也跟着涨知识了。
绝望坡顶一直欢声笑语很热闹,有一只大部队在上面集结完毕扛着红旗下来,足有五六十人吧,天快黑了他们还没到达目的地,可是一个个都那么开心从容,轻松淡定,根本不像爬过险坡的赶路人。他们好像住在了下面的望日客栈,休整停当之后开始K歌,夜风中传来阵阵歌声,有时如牛吼,有时像天籁……
客栈里灯火通明,已经发了电,老板做了一次又一次晚饭,收拾停当在货柜后算账。我还想看星空,屋里屋外踱来踱去,数着星星看有没有增加。突然想到发电机不会整夜开着,再不充电手机就来不及充满了,好吧,回房休息,关机充电。
星期五
整晚睡眠非常不好,一开始是无处安放的双腿,不疼不痒,就是时刻提醒我不得劲。好不容易眯了一会儿,又操心手机没有充满,醒了。
确实没有充满。发电机已经停了,没有突突突突的声音,爬起来去餐厅电瓶那儿,却发现转换器没有,充不了。
回房间翻出充电宝,插上,睡觉。
还是睡不着,辗转反侧,夜那么静,不知道有没有吵到隔壁的人。
再次醒来外面很亮很亮,以为到清早了,躺着等霞光。过了很久还不见红光出现,忍不住坐起来看向窗外:原来是半边月亮爬了上来,四野被照得一片惨白,月光涌进窗子,洒在地上,亮亮堂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对,就是这样的场景,今晚看到了和诗仙老人家一样的月光,当然,也是这同一个月亮。
等到客栈里有了人声走动,已经五点半了,窗外是明媚的蓝天和彩霞,赶紧起床去洗漱,和大家一起看日出。
看个日出,我又涨知识了。
小时候学的课文:
早上起来
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
东西南北
认清方向
按照昨晚日落的方向,太阳应该在我们窗户的正前方升起,正东。可是涌出绯红朝霞的却在东偏北方向,难道我方位感出了偏差?
河南
驴友告诉我:日出日落的方位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夏天,太阳从
东北
方升起,
西北
方落下……
惭愧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朝南的房子冬天有满满的阳光,夏天阳光却只在屋檐外闪耀,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却不知
道真
正的东升西落只在春分和秋分两天……
今天的云虽多,可是都很低很远,不像以前看到的那种近在咫尺、恍若置身其间的洁白云海,有点偏灰。它们遮住了远处的田园村舍,填满了山间谷底,放眼望去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山和云。连绵的峰峦犹如海市蜃楼,浸泡在浓牛奶一般的云海中,像一幅水墨画,仅供欣赏,无法拍存。东边的云更厚重些,似一床巨大的棉被温存呵护未醒的人间甜梦。
云层虽厚,太阳依然挣脱束缚照常升起,那喷薄而出的气势让人无法直视,也赋予云层更多的斑驳。一时间彩霞满天,光芒四射,就连身后金顶上的云朵,也染上了粉红,像是戴了一顶小帽子,可可爱爱。
日出每天都是新的,它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带来希望带来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我喜欢武功山的日出,喜欢任何地方的每一天的日出!
武功山上的早餐照例是鸡蛋面条,没有另外的配菜,我也挑了一大碗——吃饱了才有力气赶路啊。
收拾背包,踏着晨曦再次出发。过了绝望坡几乎都是坦途了,算不上难度。
初升的太阳颇具威力,只是下了一个小小陡坡,已经微微冒汗了,身体承受汗水的洗礼,眼睛接受绿色的抚慰。那些圆鼓鼓的山包软萌可爱,慵懒地舒展出柔美的线条,然后画风突变,延伸成悬崖陡壁。
下了坡是双龙客栈和望日山庄,也就是昨晚欢乐K歌的地方,大队人马早已离开,客栈里静悄悄的。回望汇锦山庄,哇,白屋红旗在蓝天绿草中真是好看,老板正在锁门,他们也要出发了。我得加快脚步,不然等会儿给小朋友追上来,那多没面子啊?
看到半坡上有摄像头,就知道离景区越来越近了,我没有多想,匆匆步入山腰上的一条道,那是通往观音宕星空帐篷营地的,上次和丽莎去金顶就是走的这条路。
咦,后面怎么安静了?没有了大朋小友的唧唧喳喳,停下来等了等,还是寂寥无声。看样子老板带队走了别的线路,难道这不是唯一一条通往金顶的路?我有点后悔没跟他们一起行动,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山腰线路虽然不乏奇松怪石,但已走过一次,况且我更偏爱山脊上一览无余的绵绵绿草地……
回头看看,远方最高的山脊上小红旗格外显眼,那是汇锦山庄的国旗啊,不到一个钟头,居然上坡下岭走了这么远,不由我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不尴尬回头寻找大部队,自己选择的路独自走下去吧……
观音宕是开发好的武功山正式景区,脚下不再是碎石山路,铺好了中规中矩的游道,五颜六色的帐篷是这里的主要风景,还有时尚的天空之镜和炫酷的星空大舞台,每年都会举办电音节,帐篷节什么的,属于年轻人的世界,入夜之后一定更加出彩。
我是匆匆过客,穿过各色帐篷步入半山栈道,马不停蹄往吊马桩方向走。这栈道修起来极不容易,在万丈绝壁之上横亘绵延几公里,中间还有两三百米全是玻璃,行走其间尚且提心吊胆,畏首畏尾,真不知当年的施工人员怎样一点一点开凿铺架出来。
栈道上看不到武功山特色的风景,那十万亩高山草甸在更高处的山顶。仙雾缭绕中只见悬崖峭壁,奇石苍松,有点儿
黄山
或者
张家界
的味道;风吹雾散之后是绝佳的观景台:山下的田野青葱翠绿,公路纵横交错,村庄星罗棋布,白色山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连红墙黄瓦的葛仙庵也清晰得见……
栈道尽头是吊马桩景区,得名自一座陡直的石峰,传说中神仙拴马的地方。
重新回归高山草甸的怀抱,两边浑圆的山包挤出一小块平台,是设施齐全的游客休息点,有卫生间、客栈、小卖部、还有饮用热水——武功山成熟景区内的休息区域都会提供免费的饮用热水,这一点很可贵。
接热水的时候,居然和汇锦的驴友碰上了,他们果然是从山脊上走过来的,那是没有“明修栈道”之前的老路,下次我也要“暗渡陈仓”,行走在天鹅绒般的高山草甸上!
大家互道珍重,他们兴致勃勃上金顶,我意犹未尽地下山。
路口隐藏在吊马桩石峰下,不细看还以为只是座观景台,绿树掩映之中是陡长的石阶,居然也叫好汉坡。此好汉坡跟户外路线的好汉坡完全不一样:那边是原始、野蛮生长的自由之路,翻山越岭、艰险漫长,却视野开阔有高山草甸一路相依相伴;这边是一面绝壁,一面陡崖,束缚住一条白龙化作幽长阶梯,探入深深谷底。此时游客不多,越发显出石阶的陡直逼仄。上行人步履沉重,气喘吁吁,尤其是挑山工,负重几十上百斤登山,一步一顿,汗流浃背。下行也不轻松,登山疲累的双腿酸软僵直,膝盖打不了弯,很多人抻着腿,一步一挪,真的很不容易!
好汉坡走完显示有一个景点叫“灵鼠听书”,我东张西望仔细寻找,原来在山顶的石崖边,那一块岩石的确像一只松鼠揖手仰望,虔心听讲,真的很形象。这小松鼠听多了仙人讲道,会不会也飞升成精了?
接下来没有风景可看,一直在浓荫遮天的林间穿行,可以不必防晒,舒舒服服走到中庵索道。上午的索道站游人不多,买票很方便,售票窗口并没有排长队,还有几台自助售票机。我看时间尚早便坐下来休息,一边啃掉储备物资香辣肠,一边寻思着这次没有走过瘾,几时再来一趟……
索道十分钟,下行几千米。转眼间我已经到了山下,重见山门。
时间尚早,去寻找一下武功山网红雪糕。手机购买的线上门票可以免费换取一支,我没有门票只有掏钱买喽。有牛奶、草莓、榴莲等等好几种口味,我选了巧克力的,十五大元不便宜,不过味道蛮好。炎热的夏天,巧克力星空雪糕和武功山很配哦?
愿每一年,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武功山
夕阳正照在牌坊上,有点儿晃眼,背后高高矗立的武功山金顶被乌云团团笼罩,可能是在下雨。
不知道明天我会遭遇什么天气,能否看到心仪的日升日落、蓝天白云……不过,那高山上的十万亩茵茵绿毯是跑不掉的,无论天气如何,它们都会静静的等待着我。
正麻烦可爱的小美眉替我拍山门的游客照,丰竹苑的小老板接我来了,他们家就在旁边村子里,摩托车分分钟到。
老板切了西瓜来解渴,告诉我屋后是有名的葛仙庵,今日正逢观世音
菩萨
成道日,有很多外地人特意提前赶来做法事,一连五天。只听得佛语阵阵,梵音袅袅,一派肃穆。我没有唐突庵堂,只是心怀敬畏远远观望。
武功山
住宿本不含餐,因为我只有一个人,老板好心邀我和他们一起吃晚餐,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爸爸带游客上山,妈妈在山门前兜售旅游用品,家里还有老外婆、老板小俩口以及四个可爱的女儿。虽是家常便饭,茄子豆角丝瓜海带,加上腊肉和猪肝,也蛮丰盛的。老板的妈妈还拿出她新做的辣椒酱给我尝鲜,酸酸甜甜带一点儿微辣,好吃。
吃完饭在村子里散散步,这里美丽又宁静,大夏天凉爽宜人。老屋边果子比树叶还多的小青枣,石墙上牵藤扯叶的丝瓜,小道旁藏头露尾的花脸南瓜,都让一众游客新鲜好奇。还有一片袖珍的荷塘,花期正好,婷婷袅袅。
武功山
武功山
晚霞很美,红染半边天,只是被树林极力掩盖。顺着弯弯的公路绕行到开阔地带,夕阳早已落下去,只留一抹橘红让我惊艳。我想今天山上的人可真有眼福,希望明天也能见到这样的美丽景色。
武功山
7.29 星期四
清晨起来,武功山顶天朗气清,昨夜山上的人真是好福气,我猜日出、日落、云海、星空被他们照单全收了。
丰竹苑的后面是一小块稻田,老板亲自耕耘侍弄,供应自己一家人的餐桌,像他这个年龄会犁田耕稻已经很少见了,手动点赞!
他家的稻米拿来煮饭,是一种糯唧唧的香软,早餐一如晚餐,正式的一桌子菜:苦瓜、茄子、丝瓜、腊肉、猪血、瘦肉汤,几乎全部自产。饱餐之后,带上登山必备的绿竹杖,老板骑摩托送我到东江村入山口,他叮嘱我一个人赶路不用太急,注意脚下安全,三四个小时能上到山顶的赤脚垇,还安利了绝望坡顶汇锦山庄的住宿。
东江村
路边有一栋小楼,挂着“
萍乡
武功山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的牌子,门口几个店老板闲坐聊天。我在他们屋前做登山前的准备——套护膝、戴冰袖、拿帽子、系鞋带,他们告诉我登顶之前不用戴帽子,一直在密林里走不
会晒
。还问我怎么一个人上山,我笑称大部队在后面,我怕走得慢先行开道。他们也笑了:“看你噔噔噔走过来的样子,就不是个慢的。”
七点半,正式开始登山。林间行走是我的最爱,登顶后还可以看到养眼的高山草甸,想想心情极好,合不拢嘴的傻笑。
短短的水泥路在一条山溪前戛然而止,路边两间小屋,还停有小汽车、摩托车,可是没有人可以问路,我想起老板说的“找不到路就跟着黄丝带走”,四下里细看,果然发现系在竹子上的黄丝带,原来路口隐藏在小屋侧边。
东江村
东江村
踩着青石板走在竹荫里,密密的竹林陡直高耸,遮天蔽日,一条小溪从山上蜿蜒跌下,小路便依着曲折的山溪缓缓爬升,这原始的山道赖由小溪冲刷形成,它们相依相偎,交错缠绕。跟着黄丝带前行,一会儿要踩着独木往溪东,一会儿又得摸着巨石爬回来,这不是爬山,是“溯溪”了。
从背包边袋拿水喝的时候,忽然发现拉链是敞开的,里面粉色的防晒衣阳光下很明媚。怎么回事?难道是拿护膝冰袖时忘记拉上了?不对啊,本人没那么迷糊,况且如果忘记关拉链,那些聊天的老板们看到也一定会提醒我的。想不明白,不会是屈原笔下俏丽可爱的山鬼一时好奇偷偷打开来看看吧?
继续前行,扭头观景时发现背包拉链又打开了,一瞬间真是吓到我了,头皮发麻,热汗与冷汗共流,这寂寥无人的荒野,难不成真有山鬼么?
马上就想明白了,纯属自己吓自己:我没有把拉链头扯到侧端,而是拉到正中间汇合,山路颠簸,包里的物品就把两个拉链头掰扯分开,敞着口了。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遗落,万幸弯腰戏水时东西也没有掉出来。
竹林中迂回跋涉,觉得《小
石潭
记》非常应景:从小
丘西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分明描述的就是这里啊。
东江村
东江村
渐行渐远,杂木取代了竹林,青石小径也换成了乱石坡路,溪水则一直在身边潺潺,时而轻言浅笑,时而暴轰如雷。路途中还有一处山洪肆虐后的遗迹,巨石高叠,古木断折,可以想见当时的惨烈,看得人一阵阵后怕,更加敬畏大自然既能创造万物,也能毁天灭地的神力。
武功山
斜坡上不知是谁搭建了简陋的小房子,却没有开门营业,好在有剥了皮的
大树
放横做长凳,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头顶依稀有人声传来,走近了是三位上山送货的老乡,他们拿着扁担轻松返程,步履矫健,匆匆下山。
山路越来越陡,林木越来越密,一直陪伴的小溪也不见了踪影,这时候的路几乎不能算“路”了,我是在嶙峋的石头上摸索,在虬结的古树下躬行,明明是烈日高悬的大晴天,林子里却黑黢黢的,幽邃阴森。仰头从树枝缝隙里可以看到明晃晃的好汉坡,还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攀,让人好生绝望——走了这么久ò,山还那么高那么远,真是有点儿累了。还来不及深度沮丧,耳边忽然有了人声,一转弯眼前豁然开朗,赤脚垇到了!
历经三小时十九分,我终于脱离幽深的密林重见天日,汇入武功山顶的户外徒步大路线,这条路线从沈子村上山经金顶、绝望坡、好汉坡、发云界后下山叫做正穿,上次我和丽莎走的经典反穿路线,是从龙山村上山,走发云界、千丈岩、好汉坡、绝望坡之后从金顶下山。一路高山草甸、暴雨彩虹、云卷云舒的旖旎风光,让我震撼、难忘、迷恋……
无论正穿、反穿,这里都是必经之路,突兀高耸的好汉坡和绝望坡被赤脚垇这一小块平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U,不论从哪里来、往哪边走,都不是轻松的坦途,也许这才是徒步的妙处。不断有驴友自两边山上下来,大家都会在这里歇歇脚,聊聊天,补充点物资,再继续自己的旅程。
蓝天白云绿草地,美得像电脑桌面,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开心和满足溢于言表。
绝望坡
绝望坡
绝望坡
驴友们稍做休息纷纷再次启程,因为时间充裕我并不着急出发,在山脊两边看风景,蹭Wi-Fi给家人报平安。踱来踱去时脚底下差点踩着一个鸡蛋?,捡起来拿给绝望坡驿站的老板娘,听她抱怨母鸡们太傻,随处生蛋,不禁莞尔。这些黑母鸡也太自由了,天不管地不收,满山乱跑,吃的是蜻蜓蚱蜢,下的是生态鸡蛋。
和老板娘闲聊,她得知我一个人上山看风景,颇不以为然:“这一片绿有什么好看的,你真是个万年开!”我好奇的问她“万年开”啥意思,她说就是不管家里的事,只知道自己玩儿。似乎略含贬义。我吐吐舌头暗自好笑:像我这样背包穷游三两天都是“万年开”,那些打飞的来去,用几个月时间自驾或者环游世界的人又该怎么说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赤脚垇虽好也不必久留,十一点半,我开始攀登绝望坡。上一次爬坡太紧张,没有计时也顾不上拍照。这回心里有底,不慌不忙慢慢走,安全、观景两不误。
目测距离并不远,海拔攀升350米,可见绝望坡有多么陡峭,还好这是爬坡,上山容易下山难,正穿的驴友们需要在这样的乱石坡下行,如果遇到雨天,就更是举步维艰了。
绝望坡
走走停停,回头看赤脚垇有如巴掌,老板娘更是小到像蚂蚁,对面好汉坡的客栈则变成了火柴匣。右侧山下东江村的屋宇房舍就更小了,只有那条干涸的河道白得耀目,惹眼。
绝望坡
绝望坡
虽说高山上温度低,可是烈日也猛啊,汗水不断涌出,人便觉得疲软吃力。也许是之前的感冒没有全好,越来越觉得头晕、乏力、恶心,肚子也隐隐发疼,见半坡上有两把条凳,喘着气坐下来休憩。
心脏紧锣密鼓的跳动,简直是想蹦出来,砰砰砰砰……好汉坡这时被一朵云护着,让人羡慕的阴凉。喝点热水,嚼几粒干果,在太阳穴和后颈涂抹上风油精,咬牙前行。
登顶了!耗时五十分。
之前上山的驴友还在顶上可劲儿拍抖音,我有点儿虚弱,顾不上看风景急忙朝汇锦山庄走去,只想倒在床上睡一觉,可是山庄是锁着门的,才想起老板说过汇锦的人十点钟才从山下带客上来,这会子只怕还在密林里转悠呢。幸好,屋子旁边有一架朴实的秋千,我还不至于无处休息,连忙放下背包坐上去。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外面除了原生态的秋千,还有一面国旗迎风招展。山风猎猎,吹得太阳好像也没那么炙热,我在秋千上轻轻荡着,吱扭吱扭……眼前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啊,不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吗?美景真的有治愈力,我发现自己毫无不适感了——原来我并不是感冒后遗,只是顶着烈日在一天中最热的正午爬绝望坡,有点儿轻微的中暑罢了。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曾经犹豫要不要越过汇锦继续赶路,现在舒舒服服荡着秋千不想前行。山上的住宿条件都差不多,我想住能看日出日落的地方,这里刚好都有,位置极佳。最难得的是这里有4G信号,要知道整个武功山的户外线路是盲区,电话都打不了。
老板说有钥匙在某处挂着,我可不敢一个人开门进去,秋千上多好啊,硬生生把户外徒步变成了休闲旅游,吹吹风,看看景,优哉游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并没有独占这片好风光,不断有正穿反穿的驴友从这里路过,他们会放下背包休憩片刻,拍照观景,和我聊会天。尽管艳阳下翻山越岭被晒得风尘仆仆汗流浃背,大家脸上却都是欣慰和喜悦。还有几个重装强驴,这么漫长艰险的路途,帐篷、睡袋、防潮垫,甚至还有炉灶、气罐,一股脑儿压在背上,仍然神清气爽、健步如飞!更令我感动佩服的是:非常有环保意识,他们见客栈外面没有垃圾桶,随手把废弃物收好背走了。
汇锦山庄
我从不随手丢垃圾,也希望大家都能这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就说东江村上山的小路两旁吧,虽然隔不远就有村民自制的垃圾袋,但乱丢垃圾的人还是很多,以至于除了黄丝带,垃圾都能起到明显的指路作用了。
快三点的时候,老板带着来自
杭州
的六人小队陆续上来,我结束和青山的对视跟着他进去选房间,每间房都是靠墙两个上下铺,可以住四人,前排的房间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日出,真是太好了。至于楼上呢,据说夜里风吹会很吵,便不在考虑之列了。
经年累月行走山中带徒步队伍,老板看起来很是精明干练,客人们上来了可以倒床休息,他需要马不停蹄动手做饭。一边招呼大家洗澡,一边拿了转换器让我们用电瓶给手机充电,真是考虑周到啊,山上的客栈都是不通电的,要等天黑以后才会用发电机发两三个小时的电,这时候能充充电再好不过了,不然手机坚持不到看日落。
舒舒服服洗掉满身臭汗换上干净衣服,一直被汗水浸透的T恤,洗好晾在秋千架上,有大太阳和山风的加持,希望它能速干。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汇锦山庄
这时候的我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山前坡后转悠,和花花草草亲密接触。坡下客栈的白房子像是搁在绿草丛中的两枚鸡蛋,明天早上要从那里经过,金顶和观音宕那边天气不怎么好,一直阴云笼罩……
“吃饭了!”
六位
杭州
客人是团餐,我和老板一起吃:炒木耳、炒豆干,洋葱炒肉和大白菜,味道蛮好。忙碌过后的老板赏自己一罐啤酒解乏。他每一趟带客人上山都需要两天:十点东江村集结出发,到达汇锦一般是三四点,安置客人、做饭、洗碗、天黑发电……第二天早上要给客人煮面条,七点出发前,还要搞卫生、收拾房间……一直把客人带下金顶,送出山门,是很专职的全程地陪了。只有周末的时候不用这么忙,因为周末客人特别多,有另外六个人上来打理一切。
今天生意也不错,不断有人来住宿,前排能看到日出的房间很快住满了,后排也住了几间。老板撂下筷子带客人去房间,接着开始第二轮下厨做饭。
我的饭后幸福时光是等待日落,虽然这时候太阳还老高老高。顺着来时路重回到绝望坡顶,正午时呲牙咧嘴的乱石坡暮色中温柔了许多。我已然忘记了爬坡的辛苦和不适,对它满含感激——不经历艰辛的攀爬,到达不了最美的风景,就不会有和青山相看两不厌的一个下午了。
绝望坡
绝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