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阅读:1146/1
相关目的地:池州
出发时间:2023-04-16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1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1433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
安徽
省
池州
市
青阳
县境内,以地藏
菩萨
道场闻名天下。唐开元年间,古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卓锡九华,苦心修行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
菩萨
化身”,遂建肉身塔以供奉,九华山由此成为地藏道场,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赣州
直达
池州
的高铁都在下午,12306推荐从
南昌
、
九江
、
黄梅
中转的路线也不理想,无意中发现的
安庆
,倒是一个中转的好地方。4月16日
赣州
8:44出发的高铁G2790在12:38到达
安庆
,不用出站,从站台直接进入2楼候车室。午饭过后,13:27乘坐高铁G7142在13:44到达
池州
站。出站右侧就是九华山旅游班车中心,在这里可以购买一张50元的景区交通票,从高铁到景区游客中心,以及景区内的摆渡车票都包含在内了。
车上有导游讲解游览路线。九华山的游玩路线共有三条,分别对应着三条索道。第一条
天台
索道和第二条百岁宫索道都需要先乘车到达上图中的虎形山车站,也就是九华街,所以住在九华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去往百岁宫的起点就在九华街入口,去往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和
天台
寺则需要在九华街坐景区交通车到凤凰松车站。第三条索道,去往花台,从游客中心有车直达。
在车上,导游热情地规划了2日游路线,冲动之下,我决定下午先去花台逛逛。到了游客中心,再换乘到花台索道上车点,算算末班车的时间,已经不足2个小时了,来去匆匆,怎能让人尽兴?何况这个花台是后面开发的景点,和
黄山
同属花岗岩地貌,已经见识过
黄山
的秀美绝伦,再去花台已无多大的意义。明智如我立马换乘前往九华街的交通车,直奔今天的目的地而去。
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始建于1600年前,以化城寺为中心的寺庙、徽派建筑自西向东沿串珠状展布,街长1370米。数十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上百家店铺与民房构成僧俗共处,农商禅交融的文化景观。
九华街入口处是祗园禅寺,这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的宫殿式建筑,祗园寺山门呈八字形,前墙安有三重琉璃飞檐,蔚为壮观。
穿过一条小巷,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石条铺就的广场,一个半月形的放生池赫然眼前。这就是化城寺广场,是九华街的中心广场。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明代时为全山总丛林。据《化城寺僧寮图记》载:“天下佛寺,千僧极矣,九华山化城寺当承平时寺僧三四千人。不能容则分东西二序;又不能容,各分十余寮至六七十寮之多。”现在有些比较大的寺院,
比如
祗园禅寺等,原本只是它的寮房。
广场周围有几条放射状的小巷通往各处,巷子两边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
沿着小巷,走到外环,在青山之下散布着一座座寺庙。有著名的“旃檀禅林”,始建于
清康
熙年间,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据传初建寺时,采伐寺后山上的异香古树,这种树与珍品的旃(zhān)檀香木极为相似,故寺名”旃檀林”。
继续往东,便是通慧庵
黄昏,正是一天中光线最好的时候,熙熙攘攘的游人早已散去。漫步于这座青山怀抱的村庄,一排排高大的水杉刚刚披上新绿,座座寺庙散发出深深的禅意,偶尔还有透过院墙传来的颂经声,将旅途的疲劳一扫而空,我喜欢这里的宁静与祥和。
九华山徒步有一条经典的路线,途经24座寺庙,可以把三大景点都串联起来。早上6点从祗园禅寺出发,一路穿越百岁宫,回香阁,闵园尼庵群,观音峰,12点左右到达
天台
寺,然后走花台栈道,小花台,文殊古苑,16点左右到达下闵园,最后到凤凰松公交站坐交通车返回。
这次不想过于自虐,选择了一条劳逸结合的路线。目标是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
第二天早早地赶到车站,候车点已排起了长队,去礼佛的人如此之多,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没有坐上6:30的早班车,只好等到7:30。到了
天台
索道站后,大家一窝蜂地下车,涌向索道站,我也迷迷糊糊地跟着下了车。想要徒步上山,于是在索道站左拐,沿石阶而下,步行到凤凰松车站,随后来到闵园尼庵群。
相传闵公原是九华山主,家财甚富,乐善好施,当年金地藏向闵公借地,闵公问他要多少,他说就“一袈裟地”,闵公欣然同意。结果,金地藏一展袈裟,罩住九十九座山峰。闵公也没有食言,不仅把这些地都给了金地藏,小儿子道明也跟随金地藏出了家。后来,他本人也出家,称儿子为师兄。人们常说的,“在家为父子,出家为兄弟”,指的就是闵公与道明.
闵园尼庵群有30多座保存完好的尼众道场,它们多为清末民初建筑,这些尼庵掩映在竹海松涛之中,龙溪河萦绕而过,环境清幽。大部分尼庵中只有师徒两人相依为命,自己种菜自给自足,香火钱则主要用来修缮寺庙,而大部分来 九华山 的人都只会选择重点大寺礼佛,很少来这里,所以她们生活就更加不易。从建筑斑驳、一致而单调的黄色和街道的冷清就可以看出。
“凤凰松”这颗著名的松树就坐落在闵园尼庵群中间。
一路经过接引庵、慈悲庵、心愿茅蓬、光明茅蓬、观音峰下院、大愿茅蓬、袛园精舍、大慈庵、普济庵。
通过“普济庵”之后,很快就会踏入上坡路。条石铺就的登山路蜿蜒向上。一路经过慧居寺。
吉祥寺
从吉祥寺向上越来越陡峭,经过复兴庵,
朝阳
庵,到达天桥禅寺
路边偶遇的杜鹃花开得十分灿烂。
一个人逍遥自在,走走停停,在10点左右到达观音禅寺的时候,周围的人突然就多了起来。要知道这一路上来,行人那是屈指可数呀。诧异之下,有人和我打招呼,竟然是一起坐交通车的朋友,她们当时坐索道上山,看来已经逛过一圈,准备徒步下山了。从这里开始是最精华的区域,看来是无法避开拥挤的人群了。
过了观音禅寺有座古拜经台,始建于清代,遗址内的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被玻璃罩妥善保护起来。相传金地藏当年就在这里拜经,留下足印。
九华山的最高峰十王峰,海拔为1344.4米,与南侧的七贤峰(1337米)和北侧的
天台
峰(1306米)构成九华山的主脊。从拜经台到
天台
826级台阶,中途有个岔路口,一边通往
天台
,一边通往十王峰。十王峰是拍摄
天台
寺最好的角度。
十王峰的这段石板道窄且陡,危崖层叠,但是环境清幽,风光秀美。
十王峰对面便是
天台
峰,谓之“十王朝地藏”,
天台
寺便依山就势建在这峰顶之上,气势雄伟,浑然天成。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
石台
基,构成平整的平面。山门处可见“非人间”和“中天世界”两方石刻,在这个只闻钟声、烟云笼罩的峰峦,人间也就似乎越来越遥远了。
从
天台
寺下来,正是正午,来一份当季的煮鲜笋,就着早上带的馒头,好好地休息了一下。然后坐索道下山。不得不吐槽一下九华山的交通,景区交通车明显不够,候车往往要花上1 个小时,一路上又是各种塞车,回到九华街已经是下午3点,想到还要候车下山,头都是大的。一路换乘,在4点半到达
池州
高铁站,把之前买的花台索道票退掉,终于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坐等开往下一站的列车。
每次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即使有别人的攻略可以参考,也不如自己亲自走一趟。来过之后,一切慢慢地熟悉起来,从而刻入你的记忆中,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想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