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行11)触摸历史 穿越古今~江西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阅读:1107/14
相关目的地:南昌
出发时间:2023-07-16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91259.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从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返回后前往
江西
省博物馆。
行进中
江西
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
江西
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多年来,
江西
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
江西
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
江西
省博物馆藏品 3.4万余件。展品以
江西
各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数量最多,如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六朝的青瓷器、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洪州窑、吉州窑、
景德镇
窑等名窑的产品更具特色。除陶瓷器外,还有1975年
九江
县出土的唐代炼形神冶瑞兽纹铜镜,1979年
贵溪
仙水岩出土的东周黑陶云雷纹兽首鼎,
瑞昌
码头晋墓出土的西晋洪州窑青瓷猪圈,1986年
赣州
七里镇窑出土的宋代七里镇窑鼓钉纹罐等一大批金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古字画等藏品。
同省图书馆相邻
雕塑~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
江西
省博物馆汇集了
江西
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是全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江西
省博物馆确立了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的陈展体系,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构成,全图景展现
江西
大历史格局和文化特色,高质量满足新时代公众多元需求。
??♂️??♂️参观博物馆时是周末,人特别的多,看文物时都挤不跟前,因此等于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下,重点看十大镇馆之宝,但也费力好大劲,问了工作人员多次才把文物找到,有的镇馆之宝文物在不起眼的地方。但那个“商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外出展览了,没有见到挺遗憾的,在网络上弄了个图片欣赏一下。
十大镇馆之宝
1,商伏鸟双尾青铜虎
伏鸟双尾青铜虎为商代文物,距今三千多年,1989出土于年
江西
新干
大洋洲
商墓。器物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重6.2千克。因“双尾曲卷、背伏小鸟”的独特造型而得名。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也是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铜虎。青铜虎虎躯体硕大,器物为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整体呈伏蹲欲纵之态,虎首抬头平视,双目圆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猛虎的尾巴了,我们都知道老虎只有一条尾巴,而这件青铜虎却有两条尾巴。这在
中国
所有出土的青铜器中是第一回,是独一无二的。
虎面相神异,张口露齿,獠牙尖长,虎眉粗大,两耳竖起。虎周身遍饰花纹,虎身遍饰花纹,脸、腹部饰卷云纹,背部则饰云雷纹,鼻面、正脊、尾部与四腿下部饰变形鳞纹,四腿上部则为醒目的雷纹。
背上站立的小鸟扬起脖颈,悠然自得,与猛虎形成动与静、强与弱、大与小的鲜明对比。鸟儿虽小,却不惧猛虎的威严,宛若猛虎的驾驭者,颇有“以柔克刚”的哲学意味。
在宽厚的虎背上伏卧一只小鸟,尖喙圆睛,竖颈短尾,颇为玲珑可爱,悠然自得的小鸟与王霸气象的猛虎形成了强弱动静的鲜明对比。
综合观之,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体量大,形象生动,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堪称商代青铜艺术杰作。
考古专家们对伏鸟双尾青铜虎进行清理时,发现虎口中原本应有的一对尖牙少了一颗。巨大的缺憾令考古专家们心中很不是滋味。为了找到虎牙,他们多次在出土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地方寻找,未如愿。就在大家泄气的时候,一次偶然让事情的发展出现转折。一位考古专家在逛古玩市场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小贩摊位上摆着一颗青铜牙齿,职业敏感,这位专家立即联想到伏鸟双尾青铜虎丢失的牙齿。他拿起铜牙反复观察,并将其买下送至博物馆。经过仔细比对,考古专家们发现,该铜牙断裂处纹路与伏鸟双尾青铜虎牙根处纹路一致,由此确认,该铜牙正是考古专家们苦苦寻找的伏鸟双尾青铜虎牙齿。
2,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为商代文物,1989 年
江西
省
新干
县
大洋洲
出土。器物通高53.0厘米、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采用泥范分铸而成,头像中空扁平,双面人首造型,两面相同对称,额部宽,颌部窄,呈倒置的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