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品人间烟火 寻历史名城| 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阅读:1.1w/9
相关目的地:泉州
出发时间:2022-10-01
出行天数:5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58149.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泉州
,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白岩松
小西埕
泉州|初见
作为游遍
福建
的下一站,这次来到了非遗文化之城——
泉州
。
泉州
泉州
别称鲤城,
福建
省辖地级市,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
丝绸之路
起点。从千年来
泉州
的迁治和城市建设来看,州治呈现出由西而东,由北而南, 向海发展的特点。北宋谢履有诗:“州南有海浩无穷”,海是
泉州
的生命线。从物产来看,
泉州
虽山海并论,但有个主次,主是海。历史上
泉州
曾是国际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今天依然是我国重要侨乡,离开海就谈不上这些特点了。
泉州
泉州
的别名温陵,这是一个形象概括
泉州
地形气候的地名:《
晋江
县志》说:“地处高阜,其气独温。”《南
安县
志》说:“
泉州
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刺桐”,这是由
泉州
海交史发达而成的一个别名。史称
泉州
五代环城植刺桐,故名刺
桐城
,简称
桐城
刺桐,历史上是举世公认的
泉州
的市树。
“鲤城”,这是代表
泉州
历代城市建设演变情况的别名。
泉州
在唐开元年间已有城墙,历唐末、五代,其城为方形,有四个城门,即现在所称的东西南北四个鼓楼遗址。
泉州
是一座千年古城,俗话说半城烟火半城仙。描绘的就是千年古城的生活民俗风情与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相互融合造就了
泉州
。
泉州
泉州|历史名城
上古先秦
上古为百越地,《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夏、商两代,
泉州
地属
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越国地。
秦汉三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
都东
冶。泉地属闽越国。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了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 以共领前闽越国地。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始元二年(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繁衍,设立冶县,隶会稽郡。泉地属冶县。
五代十国
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
福州
为大都督府,
泉州
属之,仍领四县:
晋江
、南安、
莆田
、
仙游
。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自立“大闽国”。后唐
长兴
四年(933)正月,王延钧正式称帝,国号大闽,
泉州
归之。升桃林场置
桃源
县,
泉州
属县增至五个。同年十二月,升
永泰
县归德场为
德化
县,归
长乐
府。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
桃源
县更名
永春
县。天福四年(939年),升
大同
场为
同安
县,至此,
泉州
计领六县。天福八年(943年)二月,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
泉州|泉南佛国 闽南蓬莱
泉州
,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
泉州
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宋、元时代,
泉州
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
泉州
保留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
泉州
有“泉南佛国”、“闽南
蓬莱
”之名。这些宗教既在
泉州
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动场所,还造就了许多的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不少高僧、高道受到朝廷的荣誉封号,许多著作成为珍贵的宗教典籍。同时,又留有大量胜迹、文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
泉州
「西街」诉说古城的沧桑
这里不仅仅是
泉州
的市井风味,更是
泉州
千年历史的浓缩。
西街
没有哪个城市能像西街这样,作为
泉州
老城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却在几百米的街道两边记录了许多
泉州
老百姓的寻常生活。
西街
泉州
西街因与东街隔着
中山
路相对而得名,是
泉州
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它是
泉州
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
泉州
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座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百年沧桑巨变。
西街
「开元寺」闽南第一古刹
西街上最闻名于世的是
泉州
开元寺,寺中有两座建于宋代的大石塔——
泉州
东西塔,为
中国
四
大名
塔之一。
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是
福建
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开元寺
据《江夏
紫云
黄氏大成宗谱》记载,唐代
泉州
巨富黄守恭在家中种桑养蚕,为
泉州
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有地三百六十亩。一天,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黄守恭只好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对黄守恭说,你后园桑树的莲花开了,请去欣赏。黄见桑树果然开花,颇为不安,欲拂前言。匡护禅师见此便飘然而去,并无踪迹。后黄守恭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树也三年开花不绝。黄守恭日: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贴各街寻之,匡护禅师忽自至。黄守恭拜曰,前言已发,故所愿也,但未知建寺地要几许?匡护禅师曰,一袈裟影足矣。黄守恭认为一袈裟影子之地能有多大?便许之。匡护禅师便以身上袈装抛至半空中,三百六十亩庄地尽行遮荫,黄守恭不便再次食言,只好献地造寺。
泉州开元寺
传说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
紫云
盖地”,因此有“
紫云
”二字揭于山门。开元寺的士地是黄守恭献的,寺内建檀樾祠,专奉黄守恭的禄位,遵奉黄守恭为檀樾主。
泉州开元寺
「洛阳桥」海内第一桥
泉州
洛阳
桥又称
万安
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
福建
泉州
东北
洛阳
江上,宋皇佑五年(1053年)兴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泉州洛阳桥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二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
欧洲
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
石狮
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泉州洛阳桥
「妈祖】信仰之源
对于神巫的信仰,是人类文明进化中长期普遍存在着的社会现象。 这一社会现象,在
中国
历史上非常突出。
中国
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除了正宗的宗教佛教和道教外,还有着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神明崇拜。 诸如皇天后土、海神风伯、雷公电母之类,比比皆是,几乎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一种神明。 以人为神者,也极为普遍,如关帝、岳王、二王(修筑
都江堰
的李冰父子)等等。 人们对于这些神明的崇拜,主要出于生存的意识。 人类在求生存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技术的欠缺、经验的不足以及突然的变故(如天灾、战乱、疾病、伤亡等)而遭遇种种困难、挫折和危难。 在面临这种种困难、挫折和危难之时,信仰都能给予人们某种助力,使人们在困境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和寄托,进而激励人们的勇气和胆识,去奋斗,去拼搏,去进取。
「天后宫」泉州海神
泉州
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唯一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天后宫
史料记载,
泉州
天后宫始建于宋
庆元
二年(1196年)。传说其年,“
泉州
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实当浯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时,
罗城
尚在镇南桥内,而是宫适临浯浦之上。”当时建的这座妈祖宫规模已经很大,有三殿、山门、两廊、两亭。以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赐额“顺济”,称为顺济宫。“顺济”者,即顺风以济之意。
泉州天后宫
元代,
泉州
港更为繁盛,和海外通商的国家多达九十多个,海上巨船入港有时多达三百多艘。元代帝王为了漕运、海运的顺利,也多次诏封妈祖,以祈求妈祖的庇祐。《元史》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年)八月,元世祖下诏“制封
泉州
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元世祖称妈祖为“
泉州
神女”,并封其为天妃,妈祖的神格骤然提高。
泉州天后宫
「天主教堂」走进粉色花路
泉州市花巷天主教堂
泉州
天主教堂位于花巷许厝埕,是由
西班牙
教士传入,初期在1926年由旅菲华侨陈光纯捐资修建,当时占地15亩。解放后教堂及附属建筑被占用,1978年之后收回部分房产。1983年,经批准,该教堂获准开放从事宗教活动,由于此前破坏严重,无法修复,所以从2001年开始重建,2003年竣工,是典型的歌特式红色教堂,并于2004年11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现占地1550.8平方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可以容纳1000多人,目前
泉州
及周边地区的信徒都来此参加聚会。
泉州市花巷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