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养老”记阅读:379/0
相关目的地:三明
出发时间:2021-11-08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50648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青豆的足迹”☀️
?文末附攻略哦?
行走定位:
三明
市
泰宁
县
文字|青豆
摄影|青豆
写在前面?
之前和朋友聊天,她跟我分享了一个观点:
“养老不一定等到七老八十,
如果真的渴望那份安闲,
二十多岁就可以开始养老了。”
这个想法很有趣。
当然,我们讨论的“养老”,
不是指啥都不干光享受,
而是在忙碌之余,
有心力守护住自己悠闲
无为
的时间。
这次出发
泰宁
前,
我大概就是抱着这种“养老”的心态。
择一小城,过几天安静又鲜活的日子。
(
三明
市
泰宁
县概览☟☟☟)
泰宁古城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福建大金湖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甘露岩寺
泰宁古城
一、青豆的旅程
?泰宁古城→尚书第建筑群
“早起听见鸟啭,一天都是快活的。”
在
泰宁
的第一个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冬日的阳光柔软地匍匐在屋顶和树梢,洒落在古井旁。
泰宁古城
走在
泰宁
古城里,遇见早起的
清道
夫,看见戴着帽子、翘着二郎腿晒太阳的老人,听着巷陌里热闹的晨曲,和挑着新鲜蔬菜赶集的小贩擦肩而过。
想起梁实秋先生《早起》一文:“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泰宁古城
当年北宋皇帝宋哲宗将孔子故里的府号“国泰民宁”中的“
泰宁
”赐为县名,如今古城中的生活依旧延续着那份安宁与喜乐。
泰宁古城
走进尚书巷,沿着头顶的红灯笼向古城更深处去。街边有一老宅,上书“尚书第”。
泰宁
自古人文荟萃,被称为“汉唐古镇、两宋名城”。历史上
泰宁
人才济济,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尚书第古建筑群,是那个时代遗留的见证。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它是明末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柱国少保李春烨的府邸,也是
福建
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有“
江南
第一民居”的美誉。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尚书第按照
泰宁
当地传统建筑格局分布,主体有五栋,栋与栋之间廊门相通,又以风火墙相隔。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布局严谨规整,粗中有细,风格自成一家。大台阶、大天井、大回廊,搭配粉墙、黛瓦、翘角、马头墙以及宅院中精美的雕刻,既有京城官样府第建筑的大气整洁,又有
江南
民居的婉约精致。
在装饰色彩方面尚黑、喜红,内敛含蓄,带着些许文气。
(尚书第建筑细节)
第二栋是尚书第的精华,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栋房子里。门楼保存得十分完好, 是古朴典雅的青石结构,雕刻着“状元出行图”。匾上书“四世一品”,那是明朝皇帝赐封李春烨一家四代享受一品官的待遇,彰显着整个家族的荣耀。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如今穿过长长的甬道,瞻仰着门楼、厅堂上悬挂的荣耀,触摸着古老的砖瓦,感受着石缝中弥漫而来的古意,似乎看到时间远去的背影。
幸而有这座尚书第,
无需言语,静静伫立在古城的巷陌中,
空旷的厅堂里有历史的回声与表达的欲望。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于是,一扇门打开,
我们仿佛看见
宅院主人在这里恭迎圣旨、欢送贵客;
一扇门打开,
唐风宋雨飘进来了,紧跟着朗朗的读书声;
一扇门打开,
绣楼里传来年轻女子的低语;
一扇门打开,
似乎听见仆人们往来穿梭的匆匆步伐……
这是参观者与古建筑的共情。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
走出尚书第,天色渐晚。傍晚的霞光笼罩着整个古城,消融进溪水中,流淌在家家户户的门前。
泰宁古城
古城的灯火亮起,照亮了整条街。
泰宁古城
其他城市的热情此时仍在延续着,甚至夜生活才刚刚拉开序幕,人们潜伏在夜晚的各个角落里,预备着消耗完这一天余下的旺盛精力。但这个大山深处的县城,会让你对夜晚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