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寺庙之旅】净行南山广化寺,净土净心亦净肺阅读:1064/3
相关目的地:莆田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3577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原创】逍遥公子-净行者
时间:2023年9月8日
地点:
福建
莆田
【缘起】
福建
是一个很奇特的省份,似乎盛产不大但却极有名的城市,
比如
:因小吃,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县——
沙县
;步入新能源汽车时代,让全世界都知晓的——
宁德
;还有因医院,无人不知的——
莆田
……
其实,
莆田
除了医院和妈祖这两个最出名的标签外,还是一座千年的城,史称“
兴化
”,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和“十室九书堂、
龙门
半天下”的雅誉。
初到
莆田
的我,惊讶地发现:
莆田
的庙宇真多!从山峦到海边,各村各镇,街头巷尾,处处皆有。
谈及
莆田
寺庙,南山广化寺毫无争议地占有一席之地。
莆田
民间谚语道:“未出
兴化
,先有广化”;“先有金仙,后有莆仙”······承载着
莆田
历史文脉的广化寺,是
福建
四大禅林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
南山广化寺,不仅是
莆田
佛教的源头,还是
中国
最早的法学院发祥地,更是
莆田
文化的源头。此次,我们将净行南山广化寺,奔赴一场心灵的修行……
【游】南山广化寺
南山广化寺
车子驶过一个广场,我透过车窗玻璃,看到一座高挂着“南山广化寺”匾额的牌坊。
广化寺坐落在凤凰山脚下,始建于南朝,距今有1500年历史。先后两朝皇帝赐名,即711年(唐景云二年),唐睿宗皇帝曾赐名“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匾额;宋太平
兴国
元年(976),太宗皇帝再赐寺名为“广化寺”,一直沿用至今。
南山广化寺,还曾是读书修业之地。宋朝时,国子监在此设分考场,历12次科举,持续36年,约有7万余学子在此应试。
当天,牌坊下三扇镂空的铁门紧闭着,将喧闹噪杂分割在大门之外。据说,这门很少开,进寺要走旁边的“解脱门”。
释迦文佛塔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自古以来,古寺与古塔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刚一下车,我便被一座古塔所吸引。它就是广化寺三宝之一的千年佛塔——释迦文佛塔。
古朴、坚固,像是注入了建造者那牢不可摧的信仰, 这是我对释迦文佛塔的初印象。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不止妈祖是宋朝人,
莆田
许多重要历史,都源自宋。释迦文佛塔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是一座仿木构楼阁式八角五层空心石塔,高30.6米。
之所以修建五层塔,是因为五层代表五乘佛法,每层均有塔心室和环塔外回廊。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最显著的特点是塔身极其丰富的雕饰,雕刻繁密,却繁而不乱,疏密有致,堪称塔中石雕宝库。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据介绍,全塔满雕佛像、佛教题材图案,共891幅;宋代文字题刻,共116处,1万多字,是研究宋代建筑和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向上仰望,各层塔檐为仿砖瓦雕刻,薄而上翘,呈凌风飘举之势,轻巧美观。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塔身外壁上,雕饰着佛像、双头羽人、飞天伎乐和花卉鸟兽等精美的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为八闽少有。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南面塔身,二层檐下悬挂着“释迦文佛塔”的石质匾额。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一层南门上,竟然还刻有“皇帝万岁”四个字,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释迦文佛塔与寺庙主体不近不远、恰到好处,既是寺庙标志性建筑之一,又遗世而独立。
广化寺几经兴衰,此塔虽历经风雨沧桑,但却巍然挺立,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们又不得不为古人的技艺所折服。不用一滴水泥,竟然能如此牢固、稳定,这也是一种古人智慧。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在释迦文佛塔附近有两棵高大的菩提树,走到菩提树下,无意间看到了
日光
菩萨
和月光
菩萨
两座石雕塔。两塔规制相同,均为宝箧印经式石塔。这让我迅速联想到,去年在
泉州
洛阳
桥所见到的月光
菩萨
石雕,颇为相似。
南山广化寺-释迦文佛塔
我注意到,在佛像的一侧,篆刻着《涅槃经》中的经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奉劝人们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获得福报,这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
入三摩地殿
南山广化寺
伴随着沥沥的细雨,步入广化寺,庄严、肃穆、寂静的入三摩地殿首先进入眼帘。
作为
中国
佛教仅有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首,今日的广化寺,更是自带“佛家雅韵”,不收门票,相比起国内某些知名寺庙动辄上百块的门票来说,这才是真佛性。
南山广化寺
“三摩地”是梵语音译,亦为“ 禅定”的通称,也就是告诫人们至此需将自心安住于一境而不散乱,即入定。
南山广化寺
穿过入三摩地殿,回望内侧高悬着出自《金刚经》的“作如是观”四个大字。
南山广化寺
入三摩地殿后是两棵枝繁叶茂,枝桠在空中相握,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菩提树。
透过参天的榕树,我望见寺内古树参天,绿树成荫,清香四溢,与寺外喧嚣热闹相比,有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身心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放生石桥
南山广化寺
原本我以为,伸向寺内的是一条笔直的路,但走到近前,才发现那是一架长长的石桥。
南山广化寺
石桥两侧是两个放生池,因此,石桥也被称之为“放生石桥”。
南山广化寺
南山广化寺
放生池一角,石雕的龙头正在吐出清澈的水流,池中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池边的木板上放生的乌龟不计其数······
南山广化寺
这里氛围安静、祥和,不少老人带孩子来这里喂鸽子、喂鱼,如同出入自家后花园一般。而此时的广化寺仿佛一个包容的老者,细心地呵护来往的每一位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