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一座适合白日做梦的山海小城阅读:1.2w/13
相关目的地:福清
出发时间:2021-03-03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70390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青豆的足迹”☀️
?文末附攻略哦?
定位:
福州
市
福清
市
文字|青豆
摄影|青豆
写在前面?
我理想的城市,
要有山和大海。
晴天看海,雨天望山。
晨起安宁,黄昏恬静。
带点朴实的烟火气,
能触摸到古老的痕迹。
这样的城市散落在各地,
我一路寻找,一路收藏。
福清
,是我最新的“藏品”。
(
福清
概览
???)
一、青豆的旅程
弥勒岩?
初遇一座城,
是从这座
弥勒
佛雕像开始的。
初春的瑞岩山,满山翠绿。
山下有一座寺庙,
背靠峭岩,依山而筑,上书“瑞岩寺”。
瑞岩寺旁,盘腿跌坐着
弥勒
佛。
双耳垂肩,袒胸露腹,
左手捻珠,右手抚腹,笑容可掬。
弥勒
佛的身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
或手持宝物,或躲进
布袋
,
或俏皮玩耍,妙趣横生。
这座
弥勒
佛雕像,
是一整块岩石自然形态就地凿成的。
始建于元,完工于明初,历时28年,
是全国最大的立体题刻
弥勒
石佛坐像,
有“
江南
第一佛”的美誉。
上一次见到这样大的石像,
是在
泉州
清源山,
山间有一老君造像,同样精妙。
弥勒
老君,一佛一道,堪称
福建
石雕二绝。
600多年的风雨侵蚀,
在石头上留下斑驳的印记,
但腰间的袈裟褶皱依旧可见,
弥勒
佛的笑容也仍旧清晰。
站在它的跟前,你能感受一份悠然自在。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世间充满未知与不安,
在笑容前,逐渐淡去,
唯独剩下一颗欢喜心。
这是信众在佛前得到的启示。
食菜厝?
虔诚的信仰扎根在土地里,
就成了寻常的生活。
走出瑞岩山,往村里的古厝跑。
车窗外,油菜花开了一路,
牛儿在田边晒着太阳,
彼此静立不动,
清澈的眸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到达南岭镇大山村,正值中午,家家飘着饭香。村口有棵标志性的小树,树旁就是“食菜厝”。
食菜厝,俗称“十扇厝”,是一座由13座古厝组成的古堡式老建筑。整座古堡坐北朝南,相传共有大小房间77间,寓意枝繁叶茂,兴旺腾达。
古厝由青石砌成,石头大小不一,堆叠成堡墙,给人十分粗犷的印象。粗中有细的是,堡门石匾上刻有楷字“松风”、“竹雨”,倒也别致。
走进厝间,推开木门,屋子一间连着一间,再推开一扇木门,又是数不清的紧挨的屋子。你仿佛踏进了某个幽深的梦境,在接连的门窗之间来回徘徊。
厝内庭院开阔洁净,
古老的青石板前是沉寂的木屋。
远处的青山静默着,
云絮在天井之上飘飞聚拢。
石缝间冒出一簇簇野草,风一吹,微微晃动着,仿佛一段悠远飘渺的记忆。
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厝,祖先姓陈,名传松,家中贫寒。传说传松父亲因食蛎饼被坚壳卡住喉咙去世,留下“食素不食荤”的遗训,于是传松一家改吃素,就是
福清
方言的“食菜”。
吃素后传松一家兴旺发达,盖起了大厝,乡间俗称“食菜厝”,即“吃素的那户人家”
山中多土匪,为了防匪防盗,食菜厝按古城方式建造,四周围墙高耸,并建有东西两个防御性城门,同时。利用地形落差,在西厢房下建造地下室,可通往主厝。
如今的食菜厝人去楼空,庭院间散落着曾经的生活片段,勾起许多人关于老屋的记忆。
老屋的院子总是空旷的,很多小孩在这里嬉戏打闹,也常常聚着闲聊的大人。
夏天的午后,院落很宁静,
躺在屋子里,会听到微风轻摇木门的声响。
下雨了,听雨声在屋檐下响起,
内心总觉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