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歙县古村落 感受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阅读:1285/2
相关目的地:歙县
出发时间:2023-02-20
出行天数:5 天
人均: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6868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提到
安徽
最适合自驾的县城,相信朋友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一个名字-
歙县
。这里的古村老宅,这里的牌坊园林,这里的老街深巷,这里的小桥流水,这里的一切,俨然都保存着最原始的模样,粉墙黛瓦、古韵悠长,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卷。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的季节,和朋友来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
同行的好友
此行的部分照片
歙县自驾游视频
一,卖花渔村(2月20日上午)
黄山
的美丽村庄很多,但位于
新安
江畔,隐藏在
徽州
深山里,有一个号称自己“不卖鱼,只卖花”的村子,这就是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又名洪岭村,位于
歙县
新安
江上游的南岸沟谷腹地。已有千年历史,从山上往下看村子就是条大鱼,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故称之为渔村,因村形似鱼加上村民基本上都是靠卖花为生而得名卖花渔村。
卖花渔村这个地方好多年前就知道了,因梅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春节过后不久,这个时间段往往比较忙,一直没有去成。
今年的春节来得早,再加上三年的疫情基本上结束了,于是2月20日一早从
合肥
出发,赶往卖花渔村。自驾穿过
徽州
古城,到南源口大桥时就交通管制了,来看梅花的车子非常多,所有的车辆就在桥头临时停车场停下,人员坐摆渡车进村。
这个像花一样美丽的山野小村,种花历史已逾千年。自唐朝起就栽种盆景,是著名的徽派盆景发源地。
由于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自然就为盆景植物的生长及树桩的培育,提供了优越场所。走在村中,形态各异的盆景处处可见,罗汉松、梅花、
榆树
随地撒绿,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
村中主观景台就在东面山坡顶,早上过来这边看就比较好,下午逆光看不太好。
卖花渔村里的徽派建筑保留得很完整,低调地记录着一份历史。
走在古朴幽静、芳香四溢的村中小道上,骨里红、二红、玉碟、绿鄂......种种没听过的、叫不出名字的梅花品种,都在眼前争相绽放,颇有几分“无意争春春意闹”的味道。
二,潜口民宅(2月20日下午)
午饭后,我们来到
潜口
民宅游玩。
潜口
民宅博物馆是一座
徽州
明清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从
歙县
和
潜口
的百余座明清建筑中精选出的10座,严格按照“原拆原建”、整旧如旧”原则,保持了建筑物的原时貌,被誉为“我国明清代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
潜口
民宅博物馆座落在
黄山
第一峰紫霞山麓,分为明园和清园两部分,景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园区内的的明、清两代典型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古井、古匾等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
中国
古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视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曰:“观皇宫去
北京
,看民宅到
潜口
”。
明园又名紫霞山庄,此地清代曾为汪沅家花园,名“水香园”,
咸丰
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火。
潜口
民宅博物馆将
潜口
、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于此,组成明代村落,其中包括山门一套,石桥、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山庄布局上参照了
徽州
古村落的固有特点,其间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从周围不同角度,都可以观赏到完美的建筑形象,内部陈设以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再现了
徽州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