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味道”阅读:1351/1
相关目的地:安庆
出发时间:2023-10-04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6487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一、前言
“
安庆
味道”是
深圳
一家并无多
大名
气的馆子,从最初在南
山南
光村的一家店,几年后开设了分店,说明它的菜品已被口味叼钻的
深圳
人逐步认可,进而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当然,我对于
安庆
的认识并不是从这里开始,而是在各种信息中对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我,并对其产生兴趣。
据说,
安徽
建省很晚。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一声令下将原
江南
行省一分为二,东部取
江宁
与
苏州
二地之名,形成了现在的
江苏
省。而西部则是以取
安庆
、
徽州
二地之名成为
安徽
省。在清乾隆时期(1760 年)至民国年代(1937年)共282年,
安庆
是
安徽
省布政使司和
安徽
省会(皖省省治)所在之地,省府即在
安庆
府。
史料上记载,
安庆
市的
潜山
县曾经是古皖国的国都,古皖国很早有就存在(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且地盘范围广泛。
安庆
是
安徽
省长期的省府之都,“皖”就成为
安徽
的简称,而“徽”就成为其中一部分,在很多方面且有皖、徽之分。
比如
:徽派建筑是最为人熟悉的皖派建筑中的一支,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
徽州
古建三绝。徽派民居建筑的青瓦白墙、“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其特色,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又是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不仅造型精美,更融合了古人的防火智慧,为中外建筑界所叹服。
安庆
历史悠久,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千年古城、百年省会”之美誉,被世人称为“;
安徽
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
黄梅
之乡”。在近现代时期,
安庆
为我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起源与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么重要地位的它一定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
二、浏览安庆之一——美食
深圳
的“
安庆
味道”是我们经常光顾的一家不大不小的店,理由一是比较近,二是味道不错。因此,光顾的多了对于
安徽
菜便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次准备
安庆
之行也在网上看了一些旅友的游记,其中介绍了很多当地的名肴,可我看来看去,最吸引我的仍然是在“
安庆
味道”中常点的那几道菜,想看看本土本味的做法与异地的味道有何不同。
网上旅友推荐的一家“宋徽厨”是我们直奔的目的地。
这家店位于一家大型商业中心之中,应该是连锁形式,我们选择的是距离酒店较近的一家店。
店中推荐的四道招牌菜基本上与
深圳
的“
安庆
味道”中的菜品相同,我们就此按图索骥,复点一次。
菜品上桌,拍照留底。品尝之后,觉得与异地的味道并无多少差别,有些菜品的味道与制作的精致程度甚至不及异地的“
安庆
味道”。倒是这里的装修与服务颇有“海底捞”的痕迹,这是餐饮业连锁化后的一个特点,即:品质不够服务凑......。
此后,还在遛弯时,到
安庆
回民街品尝了网红的牛肉包子,结果其馅料是以豆腐为主,味道极其一般。甚至在
望江
县吃了一次“小菜园”,菜品质量仍就一般,品美食的愿望到此打住了......。也许我们吃的品类不少,要求有些过高,但
安徽
美食仍然是品味俱佳的必选之食。
三、浏览安庆之二——古迹
安庆
是古城,古迹应该很多,所幸小城不大,在老城中步行即可达。
一、谯楼
谯楼曾经是
安庆
府衙所在地,造型端庄、威严,门口的两尊石
狮子
与北方的相比没有把门卫士般的威武,却是偏头回望、妩媚爱抚的神态,看着不解。难道这抚摸幼崽的雄狮是“爱民如子”的解读??哈......。
遗憾的是,谯楼门紧闭,门口已经成为停车场,对于这么珍贵的文物无疑是个疮疤。相比隔壁中学的豪华门楼却有着很强烈的差别化、今非昔比的感觉。
二、倒扒狮步行街
这是一处网红打卡地,地名起的挺谐性,是否与谯楼门口的
狮子
有趋同?商铺林立的街景是重度商业化的表现,狭窄的街道不时可见各个时期的建筑物,可以走出历史般的感觉。
三、英王府
英王府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驻扎
安庆
的英王陈玉成的官邸,在之前的旅友游记中,它是一副破败景象。而今,经过修缮一新的英王府重新焕发新生。
英王府在历史的战火中曾被毁于一旦,对于它的遗址曾经几经争论,最后是英王府中被批挡灰沙遮盖下的壁画证实了英王府的确切位置。
四、迎江寺
迎江寺就在长江边,其名看似“迎江而立”的寓意。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光绪),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
寺内的振风塔是其镇寺之物,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七层八角)。远看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浑厚的塔身衬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威风八面。古有"过了
安庆
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称。
寺内经堂众多信徒在师傅的带领下有序的行进中诵经,与北方木鱼声声、坐蒲而诵的形式不同,且虔诚者不少,优美的环境是进寺游人歇息的好地方。
从旅友的游记中得知
安庆
还有一些古迹,如:太平天国望楼、探花第等,没有找到,旅友说:缺乏保护,破败严重。在“要讲好
中国
故事”的今天,文物的背后是深邃的历史和故事,保护好他们才能够有更好的传承。
四、浏览安庆之三——风貌
长江在
安庆
段是温顺而宽阔的,缓缓流淌的江水载着巨大的江轮穿梭于江面,汽笛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景象。城市在沿江段修起了城墙式的防护墙,游人可以走上去,沿墙而行,欣赏长江的壮阔。
尽管高速公路修建了巨大的过江大桥。然而,穿梭过江的轮渡仍然是
安庆
百姓出行的必备。长江是
安庆
繁荣的血脉,保护好、开发好长江的丰富资源,仍然有着广阔的前程。
相比于长江的美景,沿江行走的身后是
安庆
最为繁忙的街道,也是城市的门面。而沿街的建筑大部分是建国后早期逐年建造的产物,很显陈旧、老态龙钟,仿佛与时代脱节。对于一座有着厚重历史地位的沿江城市来说,已显逊色,期待它焕新的一天。